網頁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生活】H

友人H前些日子,Line我。問我怎麼樣?去年H稍為得知我憂鬱症復發,不過,我沒說太多,因為自己一直處於封閉和狀態不好的狀態。突然傳來的訊息,H說對我去年的狀況感到憂心,難道是我給他托夢嗎?讓H想起了我,進而聯絡我嗎?我平靜無波的回覆,精神科照看,藥照吃,也持續維持運動和外出,生理也持續有醫師照看,簡單說自己的近況。H就說,找個時間吃飯。把自己排休的時間提供H參考,過幾日,H問我某日可以嗎?我沒有問題。H又問,我想中午或晚上,我回答中午,考量隔日上班,晚上九點多就休息。吃飯的日子和用餐時段敲定。吃飯這天,我在距離中午前的90分鐘醒來,詢問H要在哪裡會合吃飯?H以我方便優先,於是約在住家附近的捷運站,再看H想吃什麼,再找H去用餐。用餐完,H想去龍山寺,我稍有動力,也去龍山寺走走。畢竟,當我有話悶在心裡時,會到龍山寺走走,對著神明把話講出來,內心舒坦就離開。用餐和龍山寺,與H聊了很多,H關心我的身心和工作狀態。H也和我聊自己的事,除了H的室友互動的事,我頭一遭知道H也是靈感體質,可以與神靈對話,可以感受磁場和氣場,也能和植物對話,感受植物們的情緒。我相信,因為自己也是靈感體質。除此之外,美術科班的H,除了會繪畫創作外,工作上一路以來都從事和文字相關的工作,或是包含文史面向。因為我的工作性質,可能H覺得很接近,我能有些回應和讓H覺得我能產生共鳴,就會多與我分享他工作的內容,言談之間,H也分享自己在進行小說和漫畫的創作的點滴。在龍山寺聊天時,才知道H與桃園大園的淵源。

分道揚鑣後,想到自己在用餐時,和H說不知不覺都結識快30年。回家後,回憶倒流到認識H之前。當時,自己從板橋到宜蘭求學。網際網路開始盛行沒有多久,網路頻寬還在撥接上網,網路上的互動,都在BBS上進行,單純在電子佈告欄上,以文字和不同帳號進行互動。當時,同時在中興法商北極星、淡江蛋捲、中山大學美麗之島、北科紅樓、台大椰林風情、清大楓橋驛站的MOTSS板上看文字,還有用文字聊天,然後很單純的互動。現實生活裡,也會和聊得來的帳號互加筆友,甚至是見面聊天,或是變成無話不談的朋友。

而H是就是在這個時空環境下,曾經有極短暫交往的對象,過了很多年,回想當時只能說太年輕,還不成熟,很快的就結束了。而我發現自己是戀愛腦,後來,即使陸續有和其他人有互動,卻完全不再輕易讓自己踏入交往,因為擔心自己不知道在一段感情中如何拿捏分寸,同時也害怕受傷。年歲漸增,發現要找一個彼此給予完全自由和信任,在身心契合的Soulmate,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後來,無論在宜蘭求學期間,畢業在台北工作至今,我不曾主動和H聯絡。自己心裡清楚,分手後就默默祝福H。H後來都主動找我,無論是來宜蘭找我吃飯,出社會後也會找我吃飯聊天,甚至到博物館看展覽,和我討論展覽和吃飯。這麼多年下來,H一路和我講著工作、生活、感情的點點滴滴,我幾乎只是靜靜聽荖,簡單的回應。這次的午餐,我聽到一些H分享小時候的事,以前短暫交往時,想瞭解卻沒有機會,沒曾想過,早就將H放在朋友的位子,卻反而從也口中知道更多。每次,都是H主動約我,在吃飯和聊天的過程中,每次結束聚會後,都會默默的祝福H一切都好,謝謝H隔一段時間,就會想到我,找我吃飯和聊天,知道H的每個階段的事情,從朋友的角度,知道H好好的就好。謝謝H,總是不經易的想到我,看我是否還有在呼吸。直到現在,能維持這樣的互動,真的是難能可貴的好事。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