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無招牌魷魚羹麵攤@城中市場

P1010678
這家魷魚羹在城中市場新東陽斜對面巷子裡,充其量只是一個小小麵攤,連個招牌都沒有,而我已經吃了20年。只是每次和人提到城中市場的魷魚羹,一般人總是想到位於武昌街上的「城中魷魚羹」,但是說實在的,雖然它是一家老店,但是卻不投我所好,我只吃過幾次就不再去吃了。當然這家店不在這次書寫的範圍,在此就不敘述說明。在公司附近,我喜歡的還是在巷子內這家「無招牌」的魷魚羹麵攤。

1989年因家中生意而搬到懷寧街租屋兩年,在那2年之中,常常週末早餐是到這家麵攤解決的。照片中身著紅衣者,即1989年我去吃的時候的老闆娘,當時是老闆與老闆娘一同經營這個麵攤。如今雖然還可以見到老闆和老闆娘,不過大多數時間,已經主要是兒子、女兒在煮麵的機會較多。後來,雖然在懷寧街只住了2年,最後搬到板橋。

不過,只要這20年當中,有經過城中市場時,只要這家魷魚羹有開門營業,幾乎都會來吃上一碗魷魚羹米粉才走。20年過去,這家麵攤依然在此,位置依舊,也沒有換較大的店面,更沒有裝冷氣,還是只有電風扇,幾乎和20年前一模一樣。改變的是,慢慢的主力放在兒子及女兒身上,原本只有「沙茶魷魚(麵、米粉、冬粉)」和「魷魚羹(麵、米粉、冬粉)」,大約是幾年前才又加了一個「魚酥羹(麵、米粉、冬粉)」,價錢也從20年前一碗好像20幾元,漲到如今一碗40、45元,去年到今年,我記得短短時間內還連漲兩次。除此之外,也可以感受到食物有縮水,像是發泡的魷魚切得比較小、比較細,魷魚羹也變得較少了。好在是食物的味道沒有走味…
P1010676
上圖是「魷魚羹麵」,其實我幾乎都是點「魷魚羹米粉」,也是因為自己愛吃米粉的關係。去吃麵那天,跟老闆娘點麵時,我說魷魚羹米粉,老闆娘重複確認卻講成麵,我又再提醒一次。沒想到送來的卻是麵,本來請他們換一碗,後來想想算了,就沒換。只是我不喜歡吃油麵,再加上油麵端來後,會因為湯有芶芡,熱被封住的關係,而變得比較爛。此外是油麵有一股味道,不是我喜歡的,這才是我不吃油麵的原因。

雖然如此,我還是吃了這碗麵,而我從小就愛吃魷魚羹,而「魷魚羹」也是除了湯頭味道以外,我主觀認為一家魷魚羹好吃的判斷標準。以這家麵攤的魷魚羹而言,在口感上不柴、不軟爛、不脆,而是有彈性,就是符合我喜歡的標準。從頭湯來說,它的湯雖然有芶芡,但是不是濃稠到像吃一坨粉的那種濃厚口感,而是剛剛好。而且湯的顏色很清澈、很透明,不像一般大多都是深暗的顏色。再來是用料簡單,只是麵體、豆芽、魷魚羹或魷魚、九層塔、沙茶等簡單調味,頂多我們自己再加大蒜末與香氣十足、辣中帶勁的辣椒醬,再搭上店家煮好的湯(有蛋花)淋上去,就是一碗簡單美味又香噴噴的好吃麵食。

真的!中午某位同事就去買一碗「沙茶魷魚米粉」回來辦公室吃,我根本還沒看到,光是香氣就把我吸引過去,整個辦公室都是魷魚羹的味道。而且好玩的是,我只憑氣味,就猜出是巷子內這家的麵食。雖然每次吃魷魚羹都吃到汗涔涔,但還是每隔一段時間要吃一次,縱使吃完後彷彿像洗了一場三溫暖。而到同事吃完麵,那香氣依舊在辦公室久久不散,每次總會思考,到底那家麵攤是怎麼煮的,怎麼味道會這麼香?一樣是魷魚羹,類似的調味料,就很少有吃過像他們家的,這麼會「傳香」的。
P1010680
吃完了麵,我又點了一碗「沙茶魷魚」來吃。端上來時,很明顯可見「魷魚」變小了,形狀切得比較細了。似乎魷魚也少了些,只是一碗價錢也漲到45元了。價錢漲了,食物明顯縮水了,味道還是一樣,仍是我喜歡的那20年不變的好味道。

只是會覺得,漲價就漲價,幹嘛食物也跟著減量呢?而且,這種咖啡色的魷魚,其實是取乾燥的魷魚另外發泡而成,照理說價錢上比生鮮的魷魚還要便宜才是,可是明顯魷魚就是比魷魚羹貴上個5-10元,這是我一直想不透的原因,也是造成我較少吃沙茶魷魚的原因。因為有時自己就會想,大不了自己買乾燥魷魚回來發泡,再自己煮一鍋沙茶魷魚,讓自己吃個過癮。但總是偶爾,要是一時想吃,還不是得往市場跑。

當然,我知道會用這種乾燥魷魚之後再發泡的目的是為了取乾燥魷魚在乾燥之後的一種特殊香氣。而要把乾燥魷魚發泡到什麼程度和口感,也是學問之一,太韌或太軟而沒有咬勁與彈性,都是不好吃的,可是這也不是今天的重點。

倒是,常常聽到人們在點魷魚羹時,常常會弄不清楚要點哪一種的,一種有裹魚漿,一種沒有。但是湯裡都有芶芡,都是「羹」,點麵時又該怎麼點,店家和自己才不會搞混呢?這倒是蠻有趣的,以店家牆上的招牌來說。「沙茶魷魚」指的是沒有裹魚漿的魷魚,「魷魚羹」才是有裹魚漿的。而點麵時,就直接講「沙茶魷魚麵」或「魷魚羹麵」,以此類推,如此店家才得以分清楚。若用閩南語點麵時,前者的講法和國語一樣,而後者我會變成「米粉羹」(羹,指的就是魷魚羹)、「冬粉羹」或「羹麵」,如此自己和店家都不會搞錯了。

倒是想知道這家店的話,就得憑自己的功力了。如果對城中市場很熟,應該不是問題。官方所謂「城中市場」指的是新東陽隔壁的巷子,那條買了很多衣服的店或攤販。但是,一般人所說的城中市場,指的是斜對面巷子,有很多水果攤,有很多小吃,有周記牛肉麵、老牌牛肉拉麵大王、羊城小吃的這條,而魷魚羹就在這條巷子的右手邊。只是它沒有門牌號碼,所以要說確切位置很難。明顯的標的物是麵攤隔壁的「東臺布鞋莊」,東臺布鞋莊的門牌號碼是武昌街一段19之1號。但是,實際上這條巷子是漢口街一段80巷啊。喜歡吃魷魚羹的,可自行尋找。話說,這家麵攤早在1989年我吃的時候,早就開始營業,說實在的,我並不清楚它營業多久。但是,光憑三種麵食,就可以經營至今,真的不簡單。只能說東西雖然賣得少,可是多年來對於煮的過程、味道的掌握數十年如一日,才是能做到現在的主要因素吧。畢竟不論何時,只要開著的時候,都會有人上門光顧。

無招牌魷魚羹
台北市漢口街一段80巷的巷內右手邊(從武昌街進入,三來素食館旁巷子)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