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友善廣告交換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臺灣豫劇團-《巾幗.華麗緣》(Women Are Renamed)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768"]R0048240 2013年5月11日於城市舞臺欣賞臺灣豫劇團-《巾幗.華麗緣》(Women Are Renamed)。[/caption]

昨晚是我第一次看豫劇,雖然是添加創新的演法,但是還蠻有趣的!看到豫劇皇后王海玲老師的唱腔和身段依舊,真是覺得好了不起。由於事前不知這劇是演什麼,也沒有節目單,直接進場欣賞,反而讓我印象蠻深刻。一個劇作家在編寫在戰爭中、政治裡的女人時,跑出了一個他在劇中構想的人物,與他討論白流蘇、海倫、孫尚香、阿市、楊玉環、呂雉、李香蘭、穆桂英、楊金花、花木蘭等,當然,其中部份角色,也是王海玲自己飾演過的。豫劇也玩起「穿越」來了,透過「舞臺精靈」、「劇作家」和「劇中人」的詮飾,將王海玲在豫劇中飾演的女人,換另一種方式來詮飾,甚至讓劇中人物自己說明。再提到王海玲與楊金花和豫劇團之間的關係,再延伸到和母親的關係。而這期間的關係網路,竟是非常複雜的。

透過楊金花與王海玲的對話,表面上看王海玲不演楊金花的方式,透過抽絲剝繭,逐漸瞭解原因。原來早年在陸戰隊成立的豫劇團,常常要肩負到前線勞軍,鼓舞士氣,而常常上演如《穆桂英掛帥》和《楊金花》等戲碼。但是,當時年僅16歲的王海玲,不顧家人反對,尤其是母親,堅持學戲。在母親知道她得到前線勞軍時,一邊擔心她去了前線回不來,堅持要帶她上相館拍照,希望能透過照片,看自己的女兒。而王海玲可不這樣想,由於她學得快,又演得好,拍一次照,得請梳妝師、髮妝師、服裝師等人隨行,就是勞師動眾,對她而言,反而是會引起其他人的反感。但是,當時的她,又怎麼會理解母親的堅持?那切不斷、血濃於水的親情,只要她要到前線演出,就會拍照。但是,事後回想,若沒有母親的堅持,現在又怎麼會有她與母親的合照,反而是很重要的懷念了。只是,在臺上表演的是王海玲,但是母親真正擔心的,只是她的女兒王桂仙在前線的安危,而不是表演的問題。

此外,也因為蔣中正與宋美齡到前線探視國軍,原本被下令準備解散的豫劇團,在蔣中正看了由王海玲飾演的《楊金花》,通常只看上半場即離開的蔣中正,意外在中場休息後,又回來看下半場。也許是奮力一博,那《楊金花》唱得慷慨激昂,受到蔣中正的莫大喜愛,意外的保存的豫劇團。而王海玲也因為《楊金花》聲名大噪,說到豫劇《楊金花》就會想到王海玲,「豫劇皇后」自然不是浪得虛名。

話說回來,這齣劇無疑在看臺灣豫劇團在臺灣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王海玲投入豫劇身涯的縮影。有趣的是,早年原本要消失的豫劇團,因為總統看了喜歡,而保留下來。如今,也透過這部豫劇,體現觀賞豫劇人口的減少的實質問題,要如何的改變,才能吸引新一代的年輕人進劇場看豫劇。即使沒有政策的發佈,若沒有新血加入,那麼很快就會失傳。那可是比政令宣佈還要可怕的事。

說到傳承,昨晚上半場結束,中場休息時,坐在我前面的老婆婆,明顯是戲迷!也不知道為何?她會想找我說話。一開口便說她自從先前在南港展覽館看京劇戲曲表演,演出者到觀眾席演出,甚至與觀眾互動。看歌仔戲,演員吊鋼絲,在觀眾席上面飛來飛去,我想到的是明華園的白蛇傳。又說豫劇融合現代時事、流行語、穿越、閩南語、英語等,讓她覺得怎麼傳統戲曲全都變了調,有些傳統的東西不見了,有些細膩的身段看不到了。我想,這是現在傳統劇團的兩難,要傳承、要有傳統,但是也要有新一代的人進戲院看戲,不能只有老人家呀。如果只有上一輩的人看,而有新人,保留了傳統,最後卻吸引不了年輕人的喜愛,那也是會有消失的可能。

所以,我只好回老婆婆說,對於長輩而言,的確是會看不習慣,覺得有些傳統的東西、身段、動作可能會因為「創新」而失去傳統。但是,在上半場結合新的劇場元素,下半場還是有傳統的豫劇演出,一方面可以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又可以讓年輕人欣賞到豫劇的傳統之美,也許會有不少年輕人愛上豫劇,吸引上後,自然會想找傳統的豫劇來看,這樣的傳承和新血加入,才是有意義的。又或者,也許哪天傳統好似退流行,但是,說不定過了一段時間,「傳統」也「復古」了,成為一種新風尚,也不是不可行。重點是,要有持續的演出,不斷有新進人員加入,利用傳統來創新,也用創新來延續傳統。當然,只是簡單的表現我的看法,笑笑的對老婆婆說,只是婆婆還是不太接受就是了。至少,對第一次看豫劇的我而言,我被吸引了,而且非常喜歡豫劇。

facebook:www.facebook.com/TaiwanBangZi
網站:bangzi.ncfta.gov.tw/bangzi/Cod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