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臺北市中山區]大同大學志生紀念館與柯錫杰攝影展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1024"]R0048373 大同大學內的志生紀念館。[/caption]

晃盪在中山北路上,偶爾會經過這個學校,看到那個一樣有山牆、列柱和圓頂的建築。但是,從來沒走進去。頭一回進去,跑去旁邊的「志生紀念館」這棟和洋建築裡看展覽。從建築內的相關文字與簡介,這紀念館建築,原本是大同大學創辦人林尚志先生與首任校長林挺生博士一家人的居所,由協志商號的廖欽福先生設計,建於日本時代昭和15年(1940年)。直到後來2001年才陸續遷出,2005年後無人使用,而閒置一段時間。後來2008年該建築捐贈學校,經過重新整修後,一方面作為紀念館,也作為展覽空間。

看著這棟建築,想到興建當時正逢太平洋戰爭末期,物資相對吃緊、管制嚴格,還能建出這棟和洋建築,的確是不簡單。也因為配合戰時需要,屋後還建有地下防空洞,至今仍能見到。還有一旁的小農舍,也是早期飼養家禽等經濟食用動物之處。此外庭院裡植物很多,很有鬧中取靜的感覺,而且很舒服。洋館主要是接見、接待外賓之用,而和館則是家人起居、住所之處,有客廳、禮佛之處,傭人的住房、大廚房、浴室等。還可以看到原本保留部份原本隔間牆的木摺板結構,以及屋頂的桁架結構,真是不錯。門把也和土銀展示館一樣,毛玻璃也是有歷史的花樣。真是一個可以有空多去走走的地方。只是,我在看建築外圍時,想到這樣的建築,尤其是在和館的部份,外部窗戶之處,應該還有下雨時,要擋雨的魚鱗板,不知道跑去哪了?也沒看到收納箱?在金瓜石的黃金博物館園區裡,早期臺陽公司為了1923年裕仁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所建的太子賓館,也可以見到這樣的擋雨設備(連結)。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1024"]R0048380 紀念館一角與綠蔭扶疏的感覺(彩色版)。[/caption]

看到這棟和洋建築,在其簡介上有提到,在臺北市內可在嚴家淦故居以及原臺灣軍區司令官官邸可以見到。只是這兩棟我都還沒見過,有機會應該去看看的。雖然,沒有見過臺北市其他兩棟和洋建築,倒讓我想起,在臺北市還有一棟官方的和洋建築可以參觀,那就是「臺北賓館」,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官邸(照片)。後來,又想起2007年暑假,和朋友到日本東京自助行時,在東京都台東区有參觀三菱創辦人岩崎彌太郎的「舊岩崎邸庭園」,同樣也是洋館與和館的建築,還有撞球間。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1024"]R0048379 紀念館一角與綠蔭扶疏的感覺(黑白版)。[/caption]

上面兩張照片是同時拍的,只不過,一黑白、一彩色,原本先拍彩色的。只是不管怎麼調,就是拍不出肉眼看出來的那感覺,也許,肉體上的天然超精密的相機,所呈現的光影效果,是我手中的小相機無法比擬的。因為如此,才又拍了下面的黑白版,雖然是黑白的,可是卻符合我當下感受到的那感覺,而且事後只要看照片,就會讓我想到當下的那份記在心底的感動。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768"]R0048381 伊甸之旅.純真原生 柯錫杰攝影展。[/caption]

這個展,其實是我來的主要原因。第一次看柯老的展,對他在光和影的掌握和呈現的那種意境和細膩,真的是覺得他蠻厲害的。這次的作品分為兩個系列,照片裡看到的攝影作品,是柯老2011年到澳洲的國家公園,拍攝裡面的自然生態、景觀、有機物與無機物。而他是受到另一個到這這個國家公園拍攝的作品啟發,但是想加入人的元素。而這個拍攝計畫,名為《伊甸樂園》,意即在亞當與夏娃還沒偷嚐伊甸園的「禁果」前的情景想像吧。照片中的人,完全是當地的素人,而不是專業的模特兒,反而更能呈現「人味」,而不經修飾或雕硺的刻意,又讓我聯想到古希臘神話裡的眾神們,在畫作裡,不也是有情緒,就像地面上的人一樣,那樣的自然。另一部份的作品,是他先前到臺江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景觀作品,同樣是以光和影來呈現作品想述說的故事和意境。

謝謝同學們的解說和美好的時光。

展期:2013.10.16-11.17 10:00-18:00(星期一休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40號
facebook:大同大學志生紀念館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