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懷宗先生分享咖啡鑑賞與趣史@Oct15531cafe |
2017.3.11
因為表姊所屬小組發起的咖啡講座活動 ,本身不喝咖啡的表姊,想到愛喝咖啡的我。表姊雖然不喝咖啡,卻對這場講座有興趣。我知道韓懷宗先生,也看過他寫的《咖啡學》,最近,他才又寫了一本《臺灣咖啡萬歲》哩。
在2小時的分享中,我也知道了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原來,韓懷宗先生都是在幫忙咖啡產業的上游,也就是種植咖啡的咖啡農。所以,才會寫了《臺灣咖啡萬歲》。照片中,簡報的圖片,是韓懷宗先生在屏東縣的泰武鄉拍的。臺灣現在,咖啡豆生產量最大的縣市,就是屏東縣,咖啡種植面積有240公頃,光是泰武鄉就有124公頃。原本,屏東的咖啡知名度不高。但是,從2016年5月起,在原民會和屏東縣政府的合作下,在屏東縣泰武鄉設置「泰武有機咖啡產業發展館」,裡面有目前全臺灣最新的咖啡相關設備,像是「咖啡生豆密度挑選機」等。韓懷宗先生說,在密度挑選機的篩選下,屏東縣泰武鄉的咖啡豆,在2016年一舉拿下咖啡品質評比的第5名。詳情,可以參考聯合報網站的報導連結。然而,臺灣咖啡品質比賽的冠軍,就是阿里山咖啡,也難怪日本的烘焙師會甘心舉家搬遷來臺灣,推廣阿里山咖啡。
此外,我知道臺灣早期有種植咖啡,一直以為是日本人引進臺灣的,沒想到,透過韓懷宗先生的分享。原來,臺灣種植咖啡最早的紀錄,是1884年。由英國人Bruce自菲律賓引進鐵比卡種,在現在新北市三峽區種植。不過,當時種植的咖啡樹並沒有存活下來。目前三峽有的咖啡樹,是早期從雲林縣古坑鄉引進的。韓懷宗先生說,可能是早期大臺北山區溫度較低,所以冬天凍死了。的確,100多年前的臺北,曾經有攝氏零度和降雪的紀錄呢。而臺灣種植咖啡的紀錄,還硬是比中國最早種植咖啡的雲南省 大理賓川縣朱苦拉村,還要早20年。不過,朱苦拉村種植咖啡的紀錄,則是由法國神父田德能從越南引進咖啡樹種種植的。
韓懷宗先生還分享了,咖啡名稱的由來。這部份很有趣,而我也只知道一部份。像是1866年《造洋飯書》(Foreign Cookery in China)裡面的一段文字,「猛火烘磕肥,勤鏟動,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熱加奶油一點,裝於有蓋之瓶內蓋好,要用時,現軋…」
當我看到這段文字,好興奮!因為,「磕肥」就是"Coffee",此外,這段文字是形容咖啡烘焙的過程,當我看到這段,我想到了新加坡的咖啡。不就是烘焙好加奶油嗎?原來,英國人當初烘咖啡的方式,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被保留至今。實在是太有趣了啦。
韓懷宗先生還提到1887年《申江百詠》竹絲詞:「幾家番館掩朱扇,煨鴿牛排不厭肥;一客一盆憑大嚼,飽來隨意飲高馡…」
「番館」指的是外國人的飯館,「煨鴿牛排」指的是烤乳鴿牛排,「高馡」我知道,就是咖啡的意思。因為北投有家「高馡咖啡」。
然後,韓先生還提到日本「咖啡」名詞的演變,一開始我也以為是「珈琲」,後來經他一提「可否」。我才想到不久前在〈關鍵評論〉讀到的〈日本第一家咖啡館竟然跟台灣有關?你可能不知道的日本咖啡小故事〉,日本第一家咖啡,是鄭成功的後代-鄭永慶在1888年於日本東京開了日本第一間咖啡館「可否茶館」。然而,咖啡在日本,一開始被當藥用,而寫法也不是現在看到的珈琲,除了「可否」,還有「骨非」等詞。
而「咖啡」一詞的使用,考證結果也讓我驚訝,韓懷宗先生找尋到1877年福建省巡撫丁日昌頒訂《撫翻開山善後章程》裡面有「咖啡」二字,而這個章程的頒佈,與牡丹社事件有關。重點是,這件文書就典藏在我工作的國立臺灣博物館裡。韓懷宗先生為了找「咖啡」兩個字的歷史,想必是找到數位典藏去。為了在《臺灣咖啡萬歲》證明這一點,還向臺博館申請購買數位圖檔。令當下在座的我,不禁感到佩服不已。也因為這份資料,推翻中國認為「咖啡」一詞最早使用是由1915年的中華大辭典訂定的。
當然,分享內容也提到,要如何品嚐咖啡,從乾香氣、濕香氣、水溶滋味和口感,分嗅覺、味覺和觸覺來一層層的深入說明。我才知道,原來平常喝咖啡所描述的香氣、味道、口感、滑順度、黏稠度和Body,還有吸氣和排氣的味道,其實,就是在對咖啡進行杯測的過程。只是,不要看得太嚴肅,就是隨著溫度,品嚐咖啡變化的過程。而好咖啡的定義,在控管上、中、下游製程的過程中,產生出令人感到豐富的香氣、味道和口感,而且乾淨又無瑕疪,從頭到尾由熱到常溫都好喝的咖啡,就是好咖啡。
是說,在分享會開始的引言,原來韓懷宗先生早期也是在美新處擔任翻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接觸到咖啡,後來就一頭栽進咖啡的世界了。不禁讓我想到早期也擔任翻譯的楊南郡老師。午後的咖啡講座,真是讓人感到開心!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