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8 志工方秋富大哥導覽古生物大展 |
2017.3.31
最近幾天,正好接了團體導覽,也有臨時支援定時導覽。有講古生物大展,也有土銀展示館的建築與歷史,還有這個月7號才上檔的福爾摩沙美石特展。短短幾天內,經由不同的團體和個人,發現自己在解說上也有了改變。以前,導覽要是團體鬧哄哄,我會比大聲,想用盡辦法將不想聽的人的聲音壓下去,甚至還因為被打斷而想生氣。
後來,會事先約法三章,說明清楚遊戲規則,看狀況行事,隨機調整內容。結果,最近碰到來聽古生物的團體,其實聽的人不太多,甚至連互動都不太想。我反而也就隨著他們,因為生氣沒用。不過,很現實的,因為互動太少,也不想勉強這群人,結果我的導覽,內容講得也不多,可是卻覺得講了很久,有種欲振乏力的感覺。我想,可能是自己說故事的功力還有要更努力加強的地方吧。
但是,幾乎很少開成的建築歷史,難得有人專程特別來聽,而且想要瞭解建築的特色,還有勸業銀行與臺灣土地銀行的歷史。即使才兩名聽眾,卻因為他們的認真和不停的提問,結果,我又講了一堆的故事,甚至中間還小離題,講到別的地方去。卻沒想到,以為才1小時,竟然講到閉館前30分鐘。太離譜!很久沒發生過這種事,也只有碰到對建築和歷史有興趣的人,而且不斷發問,才會讓我想盡辦法說出更多的東西來。更不用說,最後結束又被問到一堆問題,直到閉館音樂將響起,才結束與聽眾的互動。
突然發覺,原來解說員也是需要聽眾的互動和回饋,如此有來有往的交流與刺激,反而會讓解說員發現更多細節,想要說更多的故事,分享更多的內容,用最輕鬆的方式,與聽眾們一同成長,並且從聽眾處也可以獲取到一些訊息和內容,讓我們更為謹慎,留意說出去的內容是否有需要調整的空間,或是必要調整的內容。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