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小臭豆(美麗球花豆)炒蝦仁 |
|
圖2。天貝辣炒大臭豆 |
|
圖3。菜豆辣炒天貝 |
|
圖4。炸鵪鶉 |
|
圖5。炒樹薯葉 |
|
圖6。烤魚 |
|
圖7。魚肉與香料混合食糰 |
|
圖8。烤魚 |
|
圖9。甜點 |
|
圖10。甜點 |
|
圖11。外面是在來米漿粿 |
|
圖12。裡面是芭蕉 |
|
圖13。有胡椒、小魚干、小蝦的粉漿餅乾 |
|
圖14。蝦餅 |
2017.7.23
因為新住民,因為展覽的舉辦,因為教育活動規劃,讓原本就愛吃的我,在博物館新住民服務大使們的帶領下,走入周末假日移工們與新住民們聚集的區域,從飲食認識他們的文化與與食物特色。也因為這樣,稍為認識了這些區域的形成過程。從飲食的角度大開眼界!
從北平西路的印尼街來看,很多人「聞之色變」的臭豆,對我而言,卻是初嚐即愛上!無論是脆脆的小臭豆或是口感彈牙的大臭豆。還有加了椰漿與香料烹調未成熟的菠蘿蜜果肉與種籽,有著類似芋頭莖的口感的果肉,和有如栗子彈牙的種籽。有多種料理方式,可以吸附各種食材與調味的天貝,嚐起來口感像紙的樹薯葉,在來米粿包著芭蕉果肉的甜點。用芭蕉菜包裹烤魚,還有碎魚肉和黃豆、香料混合成而的碎肉團。以蝦米、小魚、胡椒粒與麵漿炸成的零食,倪藤壓碎酥炸的餅乾,停不了手與口的蝦餅。還有類似娘惹糕的香甜好滋味甜點。
不管是臺灣有沒有看過,吃過的食材和香料,帶給我很有趣的發現,也喜歡印尼使用多種香料製作而成的不同食物、鹹點與甜點,透過各國的食物,豐富了我的生活面向,從飲食認識一部份的印尼。深刻體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歡迎觀看
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