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Museum】臺北市大同區∣迪化207博物館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圖17

圖18

圖19

圖20

圖21


圖22

圖23

圖24

圖25

圖26

圖27

圖28
2017.10.4

終於,找了機會去「迪化207博物館」,陳國慈女士買下這棟公寓,作為再利用的空間,以個人之力,還有熱情去做這樣的事,是很讓我佩服的。畢竟,她先前也有經營「撫臺街洋樓」和「臺北故事館」。雖然,這只是一棟「歷史建築」,而且是1962年落成的建物。原屋主是「廣和堂藥舖」的老闆,1932年即在此地營業,目前的建物是後來再重建。有趣的地方在於,重建當時用了很多的磨石子,而這些磨石子呈現了這棟建築物作為藥舖的特色與重點,這才是讓我覺得有趣的地方。無論在地面、牆上等,都可以見到與販售的店家物品相關的特色,在當時來說也是一種行銷手法。像騎樓上蜜蜂圖,對我就很有吸引力,會讓我想起養蜂的事。一樓地板的人蔘,多大支,多漂亮!像是在跟人說,我這裡都只賣好貨。此外,做這樣的磨石子,施做的匠師,不僅技術要好,也要有一定程度的藝術天份和涵養,否則做出來的圖案不漂亮,不好看的話,業主可不會買單的。而且,要做什麼,要混合哪些小石頭?種類、材質、比例、顏色等,都蠻重要的,還有打磨的技術等。也因為看了這個建物,才知道原來磨石子地亮亮的金線,原本也是金屬條,與石頭一起被打磨而成。不禁讓我想起斗南爺爺、奶奶家,客廳地板的圖案,為何當時要設計成那像星星的圖案呢?當然,這個展覽,還有很多展示如何施作,其他建物有特色的磨石子圖案。還有一些延伸商品的產出,例如肥皂、紙膠帶等。

除此之外,現正展出莊永明老師的火柴盒收藏,舉辦了「城市縮影:火柴盒~莊永明收藏展」。小小的火柴盒,可以看出時光脈絡與演進,原本只是提供吸菸者點菸的工具,甚至是當成店家聯絡訊息的名片功能。在這個小小四方盒的外面,逐漸也有藝術的創作,顏色的配搭、圖案、文字、字型等,也呈現了時代的流行趨勢,還有產業的起落等。在欣賞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有些企業、商家至今依舊存在,我倒是好奇上面的圖案演變,電話的演變,電話號碼數字多寡的變遷,也可以看出都市人口的成長。還有當時留行的地標與景點,不同時代的流行,圖案也會不同。甚至有些曾經聽過,已經成為歷史的一部份的企業或商家,從中也可以看出端倪。甚至就連外交上,邦交國元首拜訪,也可以在火柴盒上形成另一種宣傳。

迪化207博物館展覽免費,可以花錢點杯飲料或購買現場的商品支持。但是,我今天本來想點飲料,卻發現沒有我喜愛的飲料。而無法以實際消費去支持私人博物館的經營。不知道,是否有可能,可以用小額捐款或捐獻箱的方式呢?這是我後來想到的,只是也忘記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留言本上了。

一個舒服的空間,尤其喜歡屋頂,可以看到淡水河,看到南街、北街、新光三越,還有街屋們的屋頂等,難得的另一種角度看大稻埕。有機會,可以再來走走,在屋頂放空。屋頂牆上的圖畫,真的太有感覺了。

開放時間:10:00-17:30
景期二休息
電話:02-2557-3680
網站:迪化207博物館
Facebook:迪化207博物館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