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展覽】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 TREASURES OF THE NATURAL WORLD

圖1。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  TREASURES OF THE NATURAL WORLD

圖2。努比亞長頸鹿

圖3。摩洛哥發現的巨三葉蟲

圖4。生活在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的龍膽石斑(鞍帶石斑魚)
這是一百多年前在印度洋發現的龍膽石斑,即使是現在臺灣養殖的龍膽石斑,大概也沒看過這麼大隻的。在當時的印度洋非常乾淨,本身就是珊瑚礁生態中體型最大的硬骨魚,身長最大可以長到3公尺,以小型魚類為食。如今的過度捕撈,數量已經非常少。

圖5。加拿大發現的真掌鰭魚化石

圖6。古埃及貓木乃伊

圖7。喬治.克利福德蒐集,生長於荷蘭的獅尾花標本
透過荷蘭富商喬治.克利福德蒐集的獅巴花的蠟葉植物標本,吸引了同樣是植物標本蒐藏同好的卡爾.林奈對他收藏的注意。沒錯!就是「二名法」的瑞典科學家林奈!因為這件標本,和其他喬治.克利福德蒐集的植物標本,讓林奈啟發新命名系統的靈感,也就是我們知道的拉丁文學名的命名,即屬名與種名(種小名)的命名系統。

圖8。紐西蘭的恐鳥

圖9。亞達伯拉象龜
達爾文在小獵犬號航行期間,看到象龜,而他非常喜歡亞達伯拉象龜,也以自己當時的影響力去保護牠。在當時,亞達伯達拉象龜僅存在印度洋的亞達伯拉島才有,其他島不是數量很少就是已經滅絕。當時在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工作的動物學家阿爾伯特.甘瑟(Albert Gunther)的要求下,達爾文與其他科學家向模里西斯政府請願,將部份象龜移居到模里西斯,展開了一個圈養繁殖計畫,該計畫是成功的。不過,我在想的是,當時的立意是好的,但是,當時是否有確認每個島都是同一種?否則這樣的移居飼養,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似乎是不太妥當的。也許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可能會有適應無法生存的問題,或是對當地的生態造成影響吧。

圖10。瑪麗.安寧於英國發現的科氏魚龍化石
在瑪麗.安寧所處的18、19世紀,女性外出工作是很不尋常的。在她童年是與哥哥陪著做化石事業的父親四處發掘化石賺錢。但是父親因肺結核過世後,她就承接了父親的化石事業,並在住家附近發現許多化石,包含這個英國第一個被發現到的魚龍化石。此後,她也把重大的化石發現賣給自然史博物館。

圖11。威廉.史密斯於1815年繪製的《地層圖:英格蘭與威爾斯,及一部份蘇格蘭》
這是威廉.史密斯所繪的第一張英國地質圖,原本他是一個調查學家,但是,因為他的地質圖,讓大家重視地下的資源,也讓地質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始重視地下探測資源的研究,還有地質圖的發展。而且影響非常全面,不禁讓我想起日本時代,日本人在臺灣島進行地質調查臺彎礦物的資源,還有臺灣島的地質圖啊。

圖12。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在馬來群島(即現今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蒐藏的鞘翅目昆蟲標本
這個人就是提出「華萊士線」的華萊士,透過這個他在馬來群島採集的一部份鞘翅目昆蟲標本,說明他在印尼摩鹿加群島採集83,200種甲蟲時,比達爾文還要早想出天擇的概念。

圖13。朵羅特.巴特在西班牙馬約卡島發現的山羚羊化石
朵羅特.巴特是個古生物學家,她在西班牙的馬約卡島發現的山羚羊化石,讓她發現在這個已經絕種的案例中,當生物族群被孤立。此山羚羊是生活在食物有限的島嶼上,在繁衍許多世代後,體型會變得較小型。

圖14。華萊士在婆羅洲(加里曼丹)蒐集的婆羅洲猩猩標本

圖15。約瑟夫.班克斯爵士於巴西、大溪地、紐西蘭和澳洲的寶螺收藏

圖16。約珌夫.班克斯爵士在紐西蘭採集的牡荊屬植物-紅花杜荊

圖17 。挑戰者號採集的海洋微化石玻片箱
挑戰者號在海上航行探索時,當時的專家都認為生物無法在超過海平面下550公尺更深的海裡生存。但是,當時在挑戰者號上的科學家們,透過觀察,紀錄海洋的水溫、洋流和海床深度,也採集了海底的許多標本和微化石。同時在超過8公里深度的海底發現有生物存在。臺博館現正展出的「微美幻境-海洋微化石特展」,本身就是在講從挑戰者號開始至今的微化石研究,還有東方與西方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一部份就是在說挑戰者號發現微化石及研究的部份。然而,臺博館曾經在2009年4月15日展出「深海奇珍特展」,當時來自法國自然史博物館採集的深海生物標本和照片,說明在完全無光、無氧的深海裡,都有生物的存在。

圖18。弗雷德里克.諾德繪的牡荊屬植物水彩畫(紅花牡荊)
其實,現場展出的植物圖繪水彩畫,原本都是隨著班克斯爵士出航的西德尼.帕金森在沿途畫的新物種植物手稿,他一邊畫,一邊彩繪留紀錄。但是,在返回英格蘭的航程中,西德尼.帕金森卻過世了。回到英格蘭後,班克斯爵士將西德尼.帕金森遺留下來的900多張新種植物圖畫,請水彩畫家要雷德里克.諾德上色完成。現場就有一張未完成的水彩畫,即是西德尼.帕金森過世後,未完成的原稿。


圖19。亞瑟.鄂蘭1912年以微化石製作的耶誕卡,給愛德華.赫倫.艾倫的祝福
上面的意愚是「A.E.於1912年耶誕節」,亞瑟.鄂蘭和愛德華.赫倫.艾倫都是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的微體古生物學家,共同合作25年,負責分析史考特在新大陸號南極探險期間採集到的有孔蟲。

圖20。南極洲發現的岡瓦納相如羊齒植物化石
這是在南極洲發現的已絕種的岡瓦納相舌羊齒植物的痕跡化石,證明南極洲曾經和另一塊大陸合體為單一大陸塊,後來分裂為現代南極洲的證據。也就是說明地球板塊移動的最有力證之一。

圖21。南極木化石
這塊在南極發現的木化石,說明中生代石炭紀到三疊紀的南極洲,也曾經是森林。

圖22。英國的南方鶴鴕(雙垂鶴鴕)

圖23。愛爾蘭發現的大角鹿化石

圖24。美國出土的冰河時期的劍齒虎
冰原歷險記動畫裡的劍齒虎,冰河時期的標本本尊啊!

圖25。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蘭花蜂昆蟲標本

圖26。伊芙琳.克斯曼於新幾內亞和印尼採集的甲蟲標本
伊芙琳.克斯曼有系統的完成南太平洋島嶼昆蟲的昆蟲學家,因為她的研究成果,證實了南太平洋動植物是源自亞洲遷徙而來的觀點,而推翻了當時的學者們認為南太平洋動物植物與澳洲動植物相近的觀點。也表示說明,因為澳洲與南太平洋島嶼有海洋的阻隔,而因為彼此之間的距離過長,島嶼的動植物們無法藉由外力到澳洲,而只到了南太平洋的島嶼。而澳洲原本的生物們,較原始的哺乳類們,也因為海洋和距離的天然隔絕,而得以生存繁衍。

圖27。由圖左至右,智利長牙鍬形蟲、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鹿角蠅、中美洲的銀色金龜子

圖28。由上至下,中園虎、澳洲袋狼(塔斯馬尼亞虎)
原生於澳洲塔斯馬巴亞島的澳洲袋狼(塔斯馬尼亞虎),因為1930年代的歐洲移民認為袋狼會威脅他們飼養的羊群,而將袋狼趕盡殺絕。

圖29。模里西斯渡渡鳥模型

圖30。科博館典藏的澎湖原人下頷骨

圖31。臺博館典藏臺灣雲豹幼體標本

圖32。哥倫比亞與巴拿馬的閃蝶
閃蝶的翅膀上的鱗片,有一片透明的鱗片,造成牠的雙翅閃閃發光,炫彩奪目,卻也永久不會褪色。表示牠雙翅上的顏色是物理性顏色,是因為結構的關係,造成光線在牠的透明鱗片上會造成光線的散射,而造成干擾,也就是我們肉眼看到的顏色。這與使用色素或染料的顏色不同。而這樣的結構,也開啟了人們從生物們的結構和一些機制,有了「仿生」的構想和研發。

2018.7.9

上午10點衝場去中正紀念堂的2、3展廳看「大英自然史博物館」,英國自然史博物館有8000萬件典藏,這次來了227件,實在上非常難得。但是,這個展覽,從典藏品本身,告訴觀展的民眾,有關大英博物館及英國自然史博物館之間的連結與關係。其實,這些典藏原本都是大英博物館的,後來才將自然史部門獨立出來成為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的過程。也告訴大家,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的成立,從典藏就說,一切的起源,都是從貴族們的私人喜好收藏開始,後來隨著愈來愈多人的投入與喜好,開始有了其他的探險家的加入,因為海上航行的技術進步,促使大家航向更遠的未知土地與海洋,甚至是天上落下的不名物體,都成為當時許多博物學家們的蒐集範圍。因為這樣的開啟和蒐集,造成這些人除了歐洲本土以外,藉由海上航行,跨越海洋,到了美洲、亞洲、澳洲、大洋洲,甚至是南極洲,從一開始對未知的好奇,開啟了地理大發現,後來變成了帝國的擴張與殖民,在資源調查與蒐集的過程中,也開啟了博物學的調查與研究,物種的採集和標本製作技術的演進,物種的鑑定與命名,還有分類學的開枝散葉。

隨著物種的發現愈來愈多,貴族們的私人收藏,不僅成為博物館成立之初的重要典藏的一部分,也象徵國力的強大與擴張,還有成為社會大眾們認識世界各地的知識來源。同時開啟了不同的學科分類,像是動物學、植物學、昆蟲學、地質學、人類學等,許多的貴族、探險家等人,也發表自己對遠航地區物種的研究和地理、地質的發現,而奠定了科學發展的基礎,甚至是更新了人們對既有知識的更新與重新理解,像是,我們知道的華萊士、達爾文等人。同時,也說明了博物館的創立與前面這些事情的脈絡有關係。更不用說,為了成立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就連建築本身,還有館長的人選決定,當初都有其考量。

而這些物種的採集與發現,也讓大眾們得知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們未知的角落,未知的許多事情,這個世界是多麼的豐富多彩而繽紛,但是,卻也在人類遷徒的過程中,一些原本在地球上的物種,隨著人類的移動而在人為因素下迅速消失,而來不及被研究。甚至是瞭解原來現在的世界不是我們認為的一直皆是如此,地殼、地形、氣候長久以來,是一直不斷的在變化的。而豐富的世界和物種,也不僅止於陸地上,還包括下水的出土物種,甚至是現生的生物,都不見得是人們認識或熟悉的。甚至是關於人類歷史與文明的演進過程的見證。

而這樣的展覽內容,卻也是告訴現今在看展的人們,地球上的物種依舊不斷的消失,然而,在我們知道的物種,有的已經離開了我們,其實,就是讓人們去思考,博物館典藏這些物種的目的,還有這些標本在不同時間點被展出的意義。也讓人們去思考,人們對環境和生物們的影響是既深且廣的,而且那樣的的作用是人們很久以後才有可能會想到的。這讓我想起日前接待德國鐵路博物館副館長時,當他在看「發現臺灣」常設展時,他走到「過去的未來」展場,看到展場在臺灣雲豹展櫃旁,對「過去的未來」這個主題的詮釋的英文時,他跟我說,這段文字寫得非常好,我想是副館長也認同,博物館典藏這些標本典藏在不同時間點的意義,非常明確的透過文字點出來。

看完「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我倒是覺得非常奇妙,英國自然史博物館與我工作的臺博館,不約而同都以自身博物館的典藏,策畫了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因為標本的蒐集,開啟了博物館的起源,再透過當時的這些博物學家們所蒐集入藏在博物館的典藏,不僅呈現當時博物學家們透過物種本身的研究調查與認識,還有透過物種本身調查出當時的環境現象。而我們透過現在博物館典藏的物種,去認識和瞭解這些博物學家們,當初為何要做這些事?他們做這些事的目的,以及對後世、後人造成了哪些影響層面,無論是在政治、經濟、科學、科技、學術、音樂、建築、工藝、農業等各方面的。雖然,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和臺博館分別在展件的品項不同,詮釋的角度也不同,一個是從歐洲的角度看世界,一個是從西方人、日本人的角度看臺灣,卻不約而同的同樣都是在敘述博物學家們與博物學和物種們的發展和故事與脈絡,卻是如此的相近和類似,其實是很有趣的兩個自然史博物館的相映與呈現。

此外,對於還不曾跟上英倫,還不曾有機會到過大英博物館及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的我而言,能透過這個展覽看到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的一部份典藏,也是非常難得的。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網站(連結)、Facebook(連結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