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自由日

1327215025315
圖片來源:臺博館數位典藏網站
還有多少人記得1月23日的自由日?自由日所謂何來,大概已經很多人已經不知道了吧。


昨天看了udn網站的新聞,才想起今天就是自由日,連日曆上都只標示今天是「春節」,而沒有「自由日」的字樣了,大概很多人早就不知道什麼是「自由日」了吧。看了這則新聞我無意間想起之前公司展覽曾展出血旗,其實就是和後來的「自由日」有關。而「自由日」的產生,和「韓戰」有非密切的關係。1950-1953韓戰爆發,象徵民主與共產主義的對決。北韓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跨過鴨綠江在背後撐腰,南韓有美國在背後頂住。當時,在臺灣的中華民國雖然沒有參與戰事,卻利用宣傳,希望被南韓和美軍俘擄的共軍投誠,在當時的局勢氣氛下,國內各界人士還成立「援助留韓中國反共義士委員會」。


1953年8月19日韓戰結束後,第一批「反共義士」來到臺灣,1954年1月23日是最盛大的一批,由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南韓與美國見證「釋俘儀式」,由中華民國政府接受二萬一千多名反共義士。這些反共義士於1954年1月25-27日分梯由基隆抵臺灣,再遊行市區,在當時,反共義士投奔自由是一件大事,政府後來並訂「一二三自由日」紀念這件事,每年於這天盛大慶祝。而當時的「反共義士」為了表明心跡,均以血書、血旗以表明志,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等標語,在這些血書、血旗上均大量可見。當時的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軍人之友社保留這些血書、血旗共600多件,並適時展出,1954年當時兩個單位將這些血書、血旗捐給公司收藏。


而當初來臺的這些反共義士,被政府安置在現在新北市三峽區白雞山的忠義山莊,在當時也被政府當成是宣傳的櫥窗,只要有外賓或所謂民主陣線的人士來臺,一定會到這邊來參觀。如今,當初的反共義士,因為兩岸政治情勢改變並且開放交流下,住在這裡的人剩下100多名,還在世的人,不少已經選擇落葉歸根回大陸定居,但是,這些曾經的反共義士也說,回去的大多數都不好,花光積蓄卻回臺灣了結自己的生命,有的人寧可不回去,或是探親卻不定居,真的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對照現今兩岸頻繁交流的情況,有誰會想到58年後的今天,改變會這麼大呢?也是現在年輕一代難以想像的。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