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吳佳瑞 賴春福 潘智敏 菜市場魚圖鑑 A MARKET GUIDE TO FISHES & OTHERS

R0040523
菜市場魚圖鑑 A MARKET GUIDE TO FISHES & OTHERS
謝謝Ariel借我這本《菜市場魚圖鑑》,原本和Ariel在線上討論的是這個系列另一本有關臺灣水果的書,結果正在討論的進行中,Ariel就先在線上下單訂了這本書,還在自己尚未看完的情形下,先借我閱覽。

這本圖鑑真的蠻實用的,的確就像出版序裡面提到的,「要認識海洋生物,就只能往海洋博物館、海洋公園或是水族館跑」,但是,說實在話,在裡這看到的海洋生物,大多是高人氣明星物種,大多數還是保育類,還不是人類會吃的。但是,對於餐桌上常看到、常吃到的魚類,我們不見得知道牠真正的名字,甚至對牠的生態、環境不甚瞭解。卻一直在吃牠,卻也只知道因為過度捕撈,魚貨量下滑。至於人們為何要吃?背後的一些由來已久或有趣的事情,卻不見得在博物館能看到或聽到。反而是到傳統菜市場或漁市場裡,才會看到許多漂亮新鮮的魚種,但是卻叫不出名,聽到的都是漁販以閩南語稱呼的菜市場名(通俗名)。

看到這本書,大多數以閩南語名作為魚名的稱呼,的確對常上菜市場買魚貨的我來說有著非常熟悉的感覺。但是,當愈看愈深入時,我也有錯亂和分不清的時候。原來,比目魚、皇帝魚、扁魚這一類的俗稱,不只是一種魚種,而是好幾種魚種的通稱。只因為牠們的兩個眼睛到最後都會長在同一側,卻因為魚頭朝左或朝右的方向不同,名稱有不同。例如,在日本料理店,若魚頭朝左的稱比目魚(鰜類或舌鰨類,一般俗稱的比目魚大多數為鰜類),魚頭朝右的稱為鰈魚(鰈類或鰨類),難怪在日本料理店,會聽到料理師傅說「左比右鰈」,其實就是說明俗稱的比目魚,其實在魚種上的不同。

還有「剝皮魚」,故名思義,指的是魚皮被剝掉的魚,結果一看,原來俗稱的「剝皮魚」也不是只有一種,而我自己家裡餐桌上常見的剝皮魚,也只是其中一種體型較大,菜市場名叫「白達仔」的魚種而已,看了之後才曉得,那是因為北部海域主要就是以我家餐桌上的那種魚種才抓得到。反而另一種菜市場名叫「剝皮魚」的,從來就不見於我家餐桌上。

像昨天在外婆家,吃到的「四破魚」,看了圖鑑我才曉得,原來我們買到的都已經被鹽醃漬過,基本上看不到生鮮的模樣,一如鯖魚為何大多是鹽醃和味噌口味,與魚種本身肉質細緻較容易自體分解產生胺類毒物,不易以生鮮保存有關。

還有屏東東港聞名的「那個魚」,菜市場名叫「那篙魚」,也是因為容易自體分解而不易保鮮,只能以活魚運送,因為這樣的關係,只能親自到東港才品嚐的到。像「土龍」,以前我都以為是一種在陸地上,在土壤裡生長的動物,結果是魚類,卻被奉為男性聖品。看起來都是誇大的效果,也許是因為「以形補形」的迷思吧。

看過之後,會發現很多魚類的菜市場名很熟悉,但是照片中的模樣,卻不見得是我們在圖鑑上看到的樣子,有的是去頭、切塊或切片,甚至是先除去內臟後,再以局部的模樣被買走。當然,光是要拍出這些魚生鮮時的照片真不容易,要跑遍各大漁港,還得針對不同季節,魚種的不同四處奔波,甚至就像我前面提到,一樣的菜市場名,可能在不同區域指的是不同的名稱,難免也會發生張冠李戴的情形。很實用,也頗有趣的一本書,也意外發現原來在臺灣周遭海域有不少魚種,而且不少是近海作業就可以品嚐到,少數是遠洋作業或早期人為因素引進而成為經濟魚種。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