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15_11_01

講到嘴軟的導覽

IMG_20150925_103814 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

不久前,舉辦ICOM-NATHIST年會的第二天上午,蘋果日報的記者要到博物館採訪三館,由於聽聞報導的版面不小,於是使勁力氣將所知道的,有趣的故事一股腦兒的倒出來,才能讓記者盡可能的撰寫和報導,博物館就可以增加曝光量。畢竟,對於沒什麼宣傳經費的博物館而言,能有媒體要來採訪,自然是要把握機會。 

前天和昨天,分別接到蘋果日報的記者來電,直接在電話內進行校稿過程。原以為是下星期的周末版才會見報。想不到今天就刊登出來。「蘋果日報-台北探金庫訪特展 串遊3大博物館;高嘉聆報導,高世安攝影」也難怪,平時土銀展示館假日人潮就很多,因為有蘋果日報的加持,更讓土銀展示館一整天賣票的機器完全沒停過。甚至有不少人跑到本館,指名要看恐龍和金庫。還得特別指引民眾過馬路到斜對面的土銀展示館參觀。好久沒看到的奇景,入口的感應刷票機,竟然要排隊刷票入館。就連金庫都出現久違的排隊參觀人潮,就連志工在發紀念存摺的手也幾乎沒有聽過。這是土銀展示館剛開館時,才有見過的榮景耶!實在是令人驚訝的宣傳效益。同樣的效益,也出現在下午3點的定時導覽上,不少家長、小朋友指名要聽下午的定導,卻是不少人說想聽金庫,這也是土銀展示館開館以來,第一次聽到許多人指名要聽金庫耶!同樣是受到蘋果日報報導的影響。 

不過下午已排定的定導主題是古生物,原本登記的小朋友和大人也不過才10個,但是,最後卻是有3倍多的人潮,而且都是小朋友,其實旁邊還有很多大人也跟著聽。雖然幾乎是學齡前,但是不少原本對古生物就瞭若指掌!他們很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我討論,也不斷的提出問題,即使是離題,但是,我也不厭其煩的一一回應,或是想盡辦法拉回主題。其實,講得內容並不多。卻因為互動非常頻繁,倒使得導覽時間嚴重超時,等到結束,都已經快4點半。這些小孩們卻一點都不累,而我又是繼昨天,講到麥克風幾乎沒電,始料未及!話說回來,讓我覺得好的是,他們都還會想再造訪土銀展示館,因為除了想更深入自己去認識古生物外,他們也想瞭解這棟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的歷史和建築特色!對我而言,那就成功了!因為導覽一開始,我還是有丟了一點歷史與建築的點,吸引這些小聽眾。之後,歡迎他們再次登門造訪博物館,好好的再來認識博物館。這些小朋友聽導覽的毅力,遠遠比大人們還要堅持啊,連我都很佩服!最後,還來詢問何時會有建築歷史的導覽呢!嗯,我期待你們的造訪哦!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