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宮正面 走到廈門街,這間「天福宮」想不注意到它都很難。因為建築的面很寬廣。而這個天福宮,其實主祀的神明就是臺灣說的「媽祖」、「天上聖母」。只是,我不曉得為何叫天福宮,而不是叫天妃宮等等的名字。
從側面拍天福宮
從側面拍天福宮 走到邊邊,從最側面拍天福宮,照片左邊的建築,早期是福建同鄉會「福建會館」所在地。這個福建會館,最讓人記得的事蹟就是,它對新加坡華文教育推廣的貢獻。而新加坡著名的「道南學校」便是由福建會館創辦的。
新加坡重要的文化資產古蹟
新加坡重要的文化資產古蹟天福宮是新加坡重要的國家古蹟之一,早在1973年就被訂為古蹟。目前所看到的建築,最近一次整修是在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修復天宮福的過程,還得到四項獎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表揚獎、市區重建局的舊建築修復工程優異獎、新加坡建築師協會建築設計獎、帝國化工公司設計與色彩獎。
地板的地磚色彩繽紛
地板的地磚色彩繽紛 天福宮地上的地磚,很有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地磚的風格,一看到這個舖面,就讓我想起淡水紅毛城裡面的地磚花色啊。
根據天福宮記事,天福宮的歷史從1821年起算,但是,在剛開始只是一個很簡單的神壇,祭祀的是護航女神媽祖。早期,只要從中國南方沿海,搭船渡海到新加坡的移民,都會來到這裡祭祀讓他們平安抵達的媽祖。1839-1842年間,新加坡在地的慈善家陳篤生先生捐錢重建天福宮,採用的是正統閩南風格的寺廟建築,主體建築完全沒有用到一根釘子。正殿供奉媽祖,兩側是關帝(關公或關聖帝君)和保生大帝,後殿供奉觀音。至今依香火鼎盛。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