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非洲大蝸牛

無標題
那天早上去公司上班途中,就看到這隻非洲大蝸牛在大樓開放空間的石板道上活動。就在這條人來人往的小徑上,牠真是膽大包天,不怕被踩到嗎?小時候聽長輩說,這原本是引進要給人吃的。因為拍到牠,好奇的上網看了維基百科新浪網頁。原來,非洲大蝸牛是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日籍教授下條久馬一以食用因素自新加坡引進臺灣,但是沒有良好的推廣配套和繁殖力強,所以供過於求。以前聽長輩們說,非洲大鍋牛的肉質很軟爛,沒有Q度和嚼勁,所以才會沒有人要吃。但是,後來我才知道,其實一般市面上的「炒雪螺肉」,其實用的就是非洲大蝸牛的白子品種。這麼說,其實我也有吃過,說實在話,肉質並沒有聽聞中的軟爛啊。不過,到現在其實全臺灣都可以見到牠的蹤跡。只是牠就和福壽螺一樣,被農人們討論,因為牠們吃植物的嫩葉,造成收成不佳,所以被討厭,也是著名的入侵種,雖然以植物的嫩葉為主食,但是是雜食性,也許還有吃其他的小動物吧。資料說牠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庭院、花園、菜園等地方,那天我見到牠是在大樓開放空間的小花圃裡,看來是牠很喜歡的環境,才會出來逛大街。但是,資料形容牠是夜行性生物,但是我在上班的一大早見到牠,只是資料又說牠愛在下雨、清晨或有露水的傍晚才會出現。也因為這樣的息性,又被稱為「露螺」。那這樣,也可以算是夜行性?還是牠也和夜鷺一樣錯亂了呢?

只是,資料有提醒,蝸牛是很多寄生蟲的中間宿主,看到非洲大蝸牛,千萬不要用手摸牠。如果有觸摸牠,摸完一定要洗手,以免進食時,把寄生蟲也一併吃下肚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