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旅行】臺北市文山區∣木新市場:鳳容食品

木新市場8號攤商-鳳容食品
2018.1.11

因為在找資料的過程中,得知2006年之前,新店安康社區都更前,臺北有個「越南街」。不過,這個越南街如今只是「曾經」,都更之後,已經因為搬遷散到木新市場、木柵市場和萬隆市場一帶。即使如此,還是想找找看蛛絲馬跡。想不到,有找到一點點,卻也很開心了。

照片中,是位在木新公有販售市場建築裡的「鳳容食品」攤商。看到裡面唯一一家越南商店,好奇的去買東西,還和老闆聊天。聊天過程中,還被老闆認為是學生,其實已經脫離很久了,但是當下是開心的。

其實,在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店裡買了一些不曾見過的東西,像是青江菜乾,一問才知道是廣東人煲湯用的食材。這裡有廣東人?再仔細聽老闆說話,也有廣東腔!經過深入詢問,才知道原來老闆是越南人,但是是「南越人」。我才曉得原來老闆的祖上的廣東人,早期為了生活才舉家遷到南越。不過,老闆是19年前透過「依親」來臺灣,並不是大多數認知的越南新移民,是透過婚姻關係來到臺灣的。而她「依親」來臺彎後,才在臺灣認識牽手一輩子的先生。12年前,才在木新市場開了這家商店。

我才曉得原來現在散居在木新、木柵、萬隆市場一帶的越南人,原本大多都是2006年住在新店安康社區的。因為都市計畫更新的關係,搬遷了。但是,2006年之前,他們住在新店安康社區,那裡的安康市場就叫越南街。然而,原本住在安康社區的這些人,卻是1972年之後,才從越南的南越來到臺灣,然後政府在這裡建了安置他們的住宅。而那一批來自南越的越南人,其實大多數是廣東人。所以一直到現在,即使他們分散在三個市場周邊,仍可以從現場的商店看到一些廣東人的食材、甚至是聽到廣東腔和廣東話,我這才完全理解。

當然,老闆也說,木新市場和木柵一帶,除了廣東人,其實現在也很多新加坡人和馬來西亞人住在附近。一開始我不理解,後來再深入瞭解後,才曉得其實新加坡、馬來西亞人很多廣東人,可能因為依親的關係,來到臺灣,自然就會居住在這附近,因為生活習慣、飲食文化相近,所以相關生活用品和食材的取得也方便。想不到,雖然只是一家商店,卻有很多的故事。此外,飲食上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有空再紀錄。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食記】新北市板橋區∣Mega50 望月樓

圖1。遠眺新莊與林口臺地

圖2。怪味口水雞

圖3。椒絲腐乳炒蘿蔓生菜

圖4。募茸香酥鴨

圖5。金銀蛋浸莧菜

圖6。廣式老火例湯

圖7。川味沸騰魚

圖8。特色奶黃包

圖9。精美的茶具
2018.1.14

提前幫娘過生日,選了從沒來過的餐廳,Mega50的望月樓。點了幾樣菜,很不錯吃!老火例湯很醇厚的口感,荔茸香酥鴨,我喜歡表面的那個酥酥的口感!很久沒吃到這樣的點心了。直接用熱油澆淋燙熟的準騰魚,魚肉很鮮嫩。想不到現在還有莧菜,因為已經不是產季了。但是,用雞蛋和鹹蛋很好吃!生菜也很鮮脆美味。奶黃包好吃,只是沒有流沙。喝茶的茶具很美,釉色很漂亮。可以帶蛋糕,可以代冰,還會提供切刀和盤、叉,很好的服務。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電影】幸福路上 On Happiness Road

幸福路上  On Happiness Road
圖片來源:tw.movies.yahoo.com
2018.1.20

看完了這部動畫電影,其實自己要做什麼,自己決定就好,只是,從小到大,大人們總會對自己有一些目標。只是,到底大人們的期望,是否是自己要的呢?還有,到底什麼是自己最好的,不見得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就一定是真的,而是要保持自己思辯的能力。在這個島嶼上居住、生活、工作、長大的我們,到底是誰呢?其實,如果對自己居住的地方,那裡的人、事、物和情感面都無法理解,那回過頭再回想,自己到底屬於哪裡?只有自己認同自己,認同自己的土地、語言、文化、情感,那才是最重要,而且最具獨特性的。

人還是要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努力做自己和自己想做的事,那才是最幸福的。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

【展覽】築蹟特展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2018.1.11

總算抽出時間去看了位在臺電大樓的「築蹟特展」,臺電是少數公營事業單位中,有很多古蹟建築,仍在服役發電運轉的。在看這個展覽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博物館的志工們曾經到其中一個發電廠參觀過。這個展覽是臺電委託207博物館佈置的,雖然展示的方式很簡單,但是簡單有質感。而且就將展覽焦點聚焦在13棟古蹟上,從這13棟古蹟去看臺電成立的歷史,以及臺灣發電史。並且透過這些古蹟,說明臺灣相關發電的單位,在戰前和戰後的轉變,以及技術上的演進過程。配合現場展出的相關早期資料,將臺灣電力公司的歷史和重要電廠的設置和發電脈絡,做了非常清楚的呈現。而現場所展出的文物,也非常有意思,其實可以知道發電的過程和細到的嚴謹程度。當然,建築本身的特色其實也是很有意思,也有很多的故事。這次還有特別製作月曆,而且也是請藝術家繪製的,非常漂亮,不僅實用,而且具收藏價值。展覽已接近尾聲,有空可以去看看。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展覽】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

圖1

圖2

圖3
2018.1.8

感謝文儀姊贈票和贈書,感謝惠美姊的精彩導覽。這次能與家人一同看展,實屬難得!再次看來自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展,也要感謝各路神明的保佑,讓我得以全身而退。也許,有的人會想,之前來臺灣展過的木乃伊,為何這次又會來?到底有何不同?而且,有人可能會想,這次木乃伊才六具,到底是要看什麼?

其實,這次來自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雖然才六具,還有其他的相關陪葬文物的展出。其實,這次的展覽有幾個重點,可以從不同層面和角度藉由展覽,來認識古埃及人的生活、信仰、文明、社會階層,歐洲政治和宗教的變遷,因為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和互動,對於古埃及的社會在各個面向的轉變,而曾經從課本上讀過的世界史,也就突然之間從片段連成面,形成網。還有早期人們對木乃伊的不瞭解,所衍生出來的荒誕離奇事件,隨著因為瞭解而有趣。卻也因為一些荒誕的事情,不禁讓我聯想到,原來無論是東方或西方,都曾經因為不瞭解而產生奇怪的事情。

這次也因為科技和醫學的進步,讓人們對於木乃伊本身,數千年前的人們的生理、性別、疾病等有所瞭解,因為有了新的科技和技術,有了新的發現和證據,對於原本先入為主的看法,有了全面的更新和詮飾,也讓觀看的觀眾,透過這次的展覽,更新對木乃伊的認識。

簡單說,這次的木乃伊來了六具,有不同生理性別、年齡、和社會階層與地位的人。從這些木乃伊可以發現,因為時代的不同,木乃伊的製作方式也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作法、過程和簡化,甚至是因為信仰不同而有了改變和取代。從這六具的木乃伊也可以知道,當其過世時,其家人因為時代的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下葬方式,也與家人們對此人的重視程度有關。每一具木乃伊的生前或死後,都有非常精彩的故事。甚至,木乃伊在棺廓外看到的樣貌,也許不見得是木乃伊生前原本的樣貌。也許應該是說,家人們希望他理想的樣子的樣貌去繪製,而不見得是根據他原本的樣子去彩繪。就連棺廓的製作方式,也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簡化了。

而棺廓外部、內部,甚至是多層棺廓上的圖案彩繪,則是讓我們得以窺探古埃及人死後的世界與社會,還有多神信仰及傳統故事的過程。還有在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會「永世」,他們在製作木乃伊時所做的一些守護程續的過程和物件符號。

透過木乃伊所置的棺廓,則可以透過陪葬品看到當時所使用的器具、玩具、食物,瞭解當時的社會生活面貌,甚至是當時人們的審美觀。所以,雖然木乃伊才來六具,但是,可以認識的面向非常多元,感謝惠美姊很有系統和時間軸,又兼具每一具木乃伊的背景和相關陪葬品,讓我認識了這六位木乃伊帶給我們數千年前的古埃及生活與社會。所以,有好的導覽很重要,既可以全面瞭解,也能深入探索。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解說】臺博館發現臺灣常設展

圖1

圖2

圖3

圖4
2018.1.9

感謝臺北科技大學彭老師的照片,第一次遇到團導的師生是針對展覽的照明設計來看展的。當然我解說的重點還是在展覽的部份,照明設計也屬於展示設計的其中一環,無論是展示內容的照明亮度的決定,以及展示時的情境、氛圍的決定,燈光也佔了決定成果的一部份。雖然不清楚老師與同學們討論了什麼專業的議題,但是,應該也是很有意思的。每次的導覽,雖然講得主題可能都是同一個,但是,卻會因為人數、時間、專業背景、年齡層等因素去進行事先的調整,更別說會因為現場互動及解說的狀況,會在解說進行中,再做微調。其實每一次的解說,都是一次新的體驗,每次都無法預知,今天會遇到什麼人?或有什麼樣的火花出現和挑戰。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食記】臺北市中山區∣3 idiots toast & curry 三個傻瓜印度蔬食南京店

圖1

圖2

圖3
2018.1.7

上午找娘一起去世貿一館看「素食展」,在逛的過程中,就意外聊到印度素食。娘說沒吃過,乾脆擇期不如撞日!看完展覽就去南京店午餐。才點兩份,實在是吃得非常飽!還好,來南京店的途中要小走一段路。事後發現,大安店就在捷運大安站出口附近,明明就有經過大安站呀。娘也是覺得很好吃!看來她應該還會再找人一起來吃吧。對了,是說店家明明可以刷卡,那麼前兩次,怎麼都付現呢?奇怪吶。

電話:02-8770-5848
消費:現金、刷卡
營業時間:
17:00-22:00星期一
11:30-15:00、17:00-22:00星期二~五
11:30-22:00星期六、日
Facebook:3 idiots toast & curry 三個傻瓜印度蔬食南京店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演唱會】蔡健雅2018列穆尼亞巡迴演唱會Rebirth重生臺北最終場

蔡健雅2018列穆尼亞巡迴演唱會Rebirth重生臺北最終場
圖片來源:蔡健雅Facebook
2018.1.6

感謝同事,找我一起去看。2016年8月27日的臺北小巨蛋首場(連結)也是同事找我去看的。重生最終場,我也看到了!明顯的舞臺的聲音、光影效果、服裝,還有歌曲的改編,都和上次不一樣。這次音響效果和蔡健雅的聲音呈現都很好。我很喜歡蔡健雅唱她自己創作給別人唱的歌,由她自己唱,很有她自己的味道。還有就是她拿著吉她自彈自唱的那一段,聽不膩的情歌,也是每次都要聽的。最近一次新專輯的歌曲,還是有唱。

是的,每個人都需要很多的愛,即使是獨自一個人,都要愛自己,謝謝蔡健雅的坦白、直白,她的歌,不僅僅是撫慰了我,也讓我們感受到她的過程和起伏成長。每個人,都要從自己的經歷去成長的。無論碰上什麼事,大步邁出,往前走吧。感謝蔡健雅,希望能一直聽妳唱歌,不知不覺中,原來妳的歌聲已經陪伴我20年了。謝謝今晚的樂手們,祝福求婚的你們幸福,還有蕭敬騰的驚喜!

2018.1.6蔡健雅列穆尼亞巡迴演唱會Rebirth重生臺北最終場歌單
來源:ptt/tanya/Go2

1.活著是最好的死亡
2.單戀曲 
3.粉末 
4.呼吸 
5.被訓服的象 
6.紅色高跟鞋 
7.天使與魔鬼的對話 
8.別找我麻煩 
9.Mercy 
10.停格
11.墜落
12.一克拉 
13.先生有事嗎 
14.王妃 神秘嘉賓:蕭敬騰出場
15.只能想念你 與蕭敬騰合唱
16.貪圖 
17.別去打擾他的心
18.重來
19.空白格 
20.陌生人 
21.拋物線 
22.雙棲動物 
23.無底洞
24.越來越不懂
25.若你碰到他
26.記念
27.達爾文
28.多少
29.說到愛
30.Beautiful Love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展覽】觀風蹉跎-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

觀風蹉跎-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
2018.1.4

午後到臺大圖書館看現正展出的伊能嘉矩展,展覽分為圖書館的小展廳和中廳,小展廳介紹「伊能文庫」的脈絡,而中廳則是展出他來臺灣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所記載的相關紀錄,以及後人將他的紀錄透過翻譯和注釋後出版等。

這次的展覽,其實也說明了,伊能嘉矩來臺灣田野調查的足跡,包括了平地的原住民還有高山的原住民。還有在地圖上的平埔族群原住民的註記,上面有他的親筆字跡,記錄他們遷徒的過程。而這些調查紀錄資料,隨著他回日本,都典藏在他一手成立的「臺灣館」中,一直到他1925年過世。過世之後,在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前,移川子之藏老師為了成立「伊能文庫」到伊能家去看這些東西,並與其後人取得共識,讓東西到臺北帝大。不過,其實,伊能家還是有不少文物,後來都典藏在遠野市立博物館。而透過吳密察老師調查過程,還有臺大圖書館等單位的合作,促成多次的交流,並且取得相關書面資料的數位授權,也讓伊能嘉矩在臺灣的足跡的範圍、紀錄更為完整。

看展期間,感謝紹薇姊還特地撥空分享小故事和展覽說明,還很開心與負責這次展覽的策展人-陳偉智老師不期而遇。這次展覽展出的紀錄資料,看到伊能嘉矩相關紀錄的書籍出版,其實很多資料都值得有空可以多多觀看耶!看到100多年前的博物學家來到臺灣,在當時交通如此不便利的狀況之下,對臺灣的地形、地圖的圖繪,還有文字的敘述,就覺得非常了不起。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人物】與Chien Yu晚餐閒聊

圖片來源:來自Chien Yu臉書  2009.12.22拍攝
2018.1.3

這時,真的不得不說句「有Facebook」真好了。不是狗腿,而是它的回顧功能,有時會讓人意想不到,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否所有資料都要放在Facebook上呢?這又是另當別論了。

2017年12月22日,Facebook動態回顧上跳出這張照片。其實,這不是我的照片,而是與我合拍的Chien Yu,他Facebook上的照片,也許是因為有tag我的關係,所以我也會收到。很好玩,就在這張照片跳出回顧的前一天,我才與他透過私訊小聊一會兒。後來,決定約一天出來吃飯、聊天,就約了今晚。

雖然吃飯的地點與餐廳是我約的,但是,說實在的,吃倒不是最重要,反而聊天才是重點!對我而言。這張照片的日期,是他將要結束替代役生涯的最後一天,與我合照。之後,有見過數次,一次是他大喜之日,一次是「伊斯蘭:生活與文化特展」,再來就是今晚。

約晚間7點30分,他7點剛過就抵達,我則是晚一點。從坐下來到店家告訴我們要打烊送客離開的10點,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話匣子幾乎不曾停下,連離開店家,到各自分道揚鑣前,都還在聊。很開心的是,看到一個人的成長和經驗的累積,從近況中得知一個人的轉變,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事,因為各自分享的過程中,也會無形思考自己到底成長多少?自己不足的部份還有哪些,很開心,都是在成長,累積屬於自己的實力。

雖然,聊天的內容,很多與自己工作面、擅長的內容不盡相同,但是,一個人的成長和經驗值的累積,從聊天的內容就可以略知一二。祝福,做自己喜愛,能持續保持熱情的工作,學習累積自己的價值,在適當的時機發揮。人家說「人在做,天在看」,也事實是如此!「自助、人助與天助」都非常重要,但是,自己得要先非常努力。總有一天,一定會被看見屬於自己的價值。祝福你,加油!健康還是最重要的,此外,盡量保持心情愉快。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食記】雲林縣古坑鄉∣谷泉咖啡莊園

圖1

圖2。QR-Code可以掃描連到咖啡的產銷履歷(連結

圖3。豆子賣相不錯

圖4。沖泡完成
2018.1.1

感謝娘買了半磅雲林古坑「谷泉咖啡莊園」的咖啡豆。老闆有自己的咖啡果園,自己採收、生豆製程、烘焙製成,才產出這個自家咖啡豆的。

今天剛拆封,豆子上有正新鮮的油膜,豆子尚未磨和磨粉後的乾香氣,都有濃郁的堅果香氣。

沖泡後,帶有一點蜂蜜的濕香氣,還帶有微微的清爽酸度,類似柑橘的果酸,口感滑潤順口,應是淺中焙豆子。

隨著溫度下降,果酸味漸漸遠去,留下溫和口感,還有堅果香氣。

一整杯喝完,喝到溫度逐漸下降,沒有聞到很多古坑咖啡豆都有的特別味道,那個特別味道我不喜歡,這包豆子卻沒有聞到,表示豆子的處理過程很細心,所以沒有那個味道出現。

此外,這包豆子的味道,雖然有果酸,但是不會太明顯,屬於一般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酸度。

消費:現金
電話:0932-954-943
Facebook:谷泉咖啡莊園
營業時間:10:00-18:00(周一、周三~周日)
周二休息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