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電影】紅盒子 Father

圖1。紅盒子  Father 10/17首映會邀請函

圖2。10/18真善美劇院寶島聯播網包場口碑場

圖3。10/18真善美劇院寶島聯播網包場口碑場
2018.10.18-10.25

紀錄片還沒上映前,就已經知道這部,但是詳細內容並不瞭解,只知道和布袋戲有關。不過,正式上映前,卻有一些不同立場的報導和聲音出現,自然是與陳錫煌師傅與李天祿師傅父子兩人背後家族成員表達不同。一開始,有被這些報導驚嚇到,想說自己看過很多楊力洲(連結)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和電影,怎麼這次會從布袋戲扯出兩個極端的焦點?個人看法是覺得,家族之間的事,是旁人無從說嘴的。這是我還沒看紀錄片,單憑相關媒體報導之後的想法。

沒想到,大阿姨因開車聽到寶島聯播網廣(連結)播節目正在介紹這部紀錄片,節目中正好有索票活動。阿姨抱著姑且打電話一試的想法,就拿到票了。就這樣,10/18這天下班立馬衝真善美劇院(連結),欣賞楊力洲導演所屬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有限公司(連結)拍攝以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連結)的靈魂人物陳錫煌(連結)師傅和他的布袋戲為主角的紀錄片〈紅盒子(連結)〉。感謝大阿姨的索票和寶島聯播網的包場特映,讓我在正式上映的前一天就能提前欣賞到,原本打算看完當天要寫的紀錄片心得,也因為湧出好多的想法需要沉澱,再加上"莫非定律"大爆發,就在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到真正在鍵盤上一字字敲出心得這天中間,忙了很多事情,也就暫時把心得的事情擱在一邊。卻也因為先忙其他的事, 直到真正要在部落格紀錄的這天,反而從這部紀錄片,想出了更多的事情,也看得更清晰。雖然,不見得有什麼結論,但是反而可以把感受這部紀錄片的點滴完整寫下來。

放映過程中,我是在不斷流淚的過程中看完的。映後座談的當下,楊導演問了,有人在看的過程中流淚嗎?我有,但是我沒舉手,因為娘、大、小阿姨就在一旁,會害羞,噗!映後座談時,不少人幾乎是用臺語提問,自然也有人問了兩個極端立場的事情。楊導演也挑明的說,當初他會耗費十年光陰去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純粹是知道楊導喜愛布袋戲的朋友,帶他去看陳錫煌師傅的布袋戲演出,而決定拍攝布袋戲的紀錄片。

一開始的拍攝想法,的確是想從陳錫煌師傅和李天祿師傅,兒子與父親的兩代之間,去述說當父親是一座無法跨越的障礙,還有明明長子也有得到真傳,卻無法承襲父親李天祿師傅的亦宛然布袋戲的故事和父子之間的情感與矛盾。但是,拍攝到後來,楊導自己說了,自似無解的答案,也是答案。與其去探討這個問題,他看出了紀錄片更重要的事,布袋戲的即將消逝與傳承的困難,透過這部部紀錄片,也要喚起國人大眾,布袋戲原本是你我周遭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娛樂,但是,如今卻快要從我們的生活中消逝,您還記得布袋戲帶給你我的感動嗎?這才是紀錄片拍攝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陳錫煌師傅不厭其煩要楊導,趁他還能動,要他趕快拍攝紀錄的另一個原因。陳錫煌師傅、李天祿師傅的布袋戲會好看,在於人偶的動作細膩度,力道的拿捏幾乎宛如真人,把真人所有細節全部透過操偶師的人神偶精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結合口白、氣口、動作、勁道與柔軟度,呈現出宛如真人活靈活現的布袋戲演出,這才是看布袋戲的精髓和最大收獲的地方。所以,「宛然」即是布袋戲偶的動作演出,宛如真人動作一樣。

因為陳錫煌師傅是唯一獲得文化部(括弧後文字來源連結)「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及「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兩項國家肯定頭銜的傳統布袋戲演師。陳師傅想的是,布袋戲的傳承,他想透過影象紀錄,將裸手操作、偶戲操作、臺語口白、後場藝師等完整紀錄保存下來。以後,如果有人想要瞭解布袋戲,才有資料可以參考。陳師傅的想法很卑微,有人想學,他都教,即使是襲人。這是目前的他盡可能做的,無疑是盡其所能的用任何一切方式,想方設法將布袋戲保存下來。目前,布袋戲演繹最厲害的僅存他一位,其他的藝師們,雖然各霸一方,但是,要湊成一個完整的布袋戲團,也非常困難!紀錄片中紀錄了臺北偶戲館有個新的布袋戲臺要開臺,透過陳師傅集合各大山頭,在咖啡店集合暢談,放下彼此框架和身分,共同為臺北偶戲館的新戲臺共同做一個演出,無論前臺、後場所有藝師們無不使盡全力,因為那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齊聚共同演出。也的確,在那場演出後,藝師們陸續凋零,要湊齊更困難了。所以,楊導也說了,這部紀錄片之後,楊導會將陳師傅的三部全本布袋戲進行完整紀錄。這分明就是在跟時間賽跑,因為陳師傅今年已89歲了。好,我想楊導拍攝紀錄片的初衷與轉折,已經大致紀錄。後面,我想說自己看過這部紀錄片之後抒發自己的感想。想繼續看的,請繼續往下,謝謝您,不想看的快進戲院行動支持。

爹和已先後到另一個世界的奶奶、爺爺都是雲林斗南當地人。我的出生地在板橋,其實是俗話說的頂港人。布袋戲的發源就在雲林,記得我小時候,尚未唸國小前,我大多數的時間是被爺爺和奶奶帶回去斗南住的。直到上國小,我才回臺北唸書,即使是國小之後,我寒、暑假還是會回去小住。上國小前,我的臺語有濃濃的中部腔調與語尾助詞,但是,隨著回到臺北唸書,因為要跟長輩們溝通,還是會說臺語,但是,語調卻逐漸變成臺北腔,再加上當時不准在學校說母語政策,臺語的造化可想而知。1975年說國語運動,1982年方言解禁,但是,國語影響已造成,1970年代後出生的人和他們的下一代,在家中是不講母語的。我會說一點,我的妹妹幾乎不常說,但是,說實在話,我也沒有流暢到哪去。

小時候,在斗南常常有布袋戲,奶奶常帶著我去看,不過,那時候的我興趣普普,因為戲臺高,人偶小,再加上那很文雅的臺語和我一般溝通的不一樣,我覺得有難度。更重要的是,電視節目更吸睛。能看的,能玩的很多,布袋戲自然不會是我的首選。國小時,有段時間於福星國小就讀,有好幾次看過亦宛然的布袋戲,那是1988-1990年間的事,我坦言,我中間有看到睡著,因為坐得遠,又是文雅的臺語,人偶還是看不清楚。那時,已經開始有布袋戲的向下札根運動。直到出社會工作,又是在博物館。才有機會因為工作的關係,再次接觸布袋戲,某次,看的就是陳錫煌老師所屬布袋戲團演出,還有一次是許王所屬布袋戲團來博物館舉辦活動和相關的展覽。我才開始對布袋戲產生興趣,但是,想看這麼到味的,已經很難看到了,有演出會盡量去看。除了布袋戲、歌仔戲、歌仔,我也會看一些、聽一些,因為在博物館的關係,一點一滴緩慢的累積。

紀錄片中提到的後場藝師,有拍攝到"工尺譜",讓我想到今(2018)年7月,因基隆市文化中心舉辦北管文物展,透過北管樂器,要講基隆的中元祭和基隆北管分派的由來。而且基隆中元祭2008年被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基隆中元祭1855年開始舉辦,到今年也164年。雖然,我是被找去講導覽技巧,卻必須對中元祭、分派、北管樂有所瞭解,所以分享解說技巧前,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粗淺的做功課,才知道北管的幅員廣大,從音樂、戲、唱、演,到與人們的生命禮俗、敬天謝土、從一個人的出生到死亡,只要與人有關的事情,都和北管樂有關係,而這中間還和北管戲、歌仔戲、歌仔、布袋戲有關連,這些都有用北管樂(連結)。尤其是看到這部紀錄片,北管的兩派戲神,西秦王爺和田都元帥。在布袋戲也是兩種戲神也都有,歌仔戲是田都元帥。北管戲、布袋戲、歌仔戲都有和敬神有關的扮仙戲,但是,三者的細節仍有不同,在這裡不討論,也不是我可以討論的。

布袋戲的推廣和向下札根,一開始都是從戲偶的演出操作開始,口白和後場樂師的部份,較不是受到這麼多關注。然而,這產生了斷層,不只後會後臺的人無法傳承,也因為演出的機會大幅減少,再加上臺語的使用機會不多,如師傅們這麼爐火純青的人很少,即使是最厲害的入門弟子,也只有六、七成的功力。經驗的累積,才是技巧成熟到出神入化的關鍵,無論是後場、前臺、母語皆是如此。楊導大我十歲,他是彰化溪洲人,離布袋戲發源地-雲林,只要跨過濁水溪的西螺大橋即達,影響也是很深遠的。但是,如他所言,後來的推行國語政策對他也是有很大的影響。

而陳師傅與父親李天祿之間,一家四代都是"撿豬母稅",即入贅婚,婚後第一個小孩,都要從母姓。在傳統家庭世俗觀念的約定俗成,甚至是可能受到平埔原住民的母系社會文化影響由來已久,這文化的影響沒有誰對誰錯,文化本身也沒有對錯,只因為家族之間長久以來的人們的協定。造成人們自然會因姓氏的不同,再加上父系社會文化的長期影響而造成。雖然,李師傅對他嚴厲,卻也讓他習得好的技藝,雖然父親戲團由弟弟李傳燦師傅承襲,陳錫煌則自創戲團,兩人都得到李天祿師傅在布袋戲的真傳。只是,對陳錫煌師傅來說,雖然與李天祿師傅在血緣上是親生父子關係,但是,李天祿對陳錫煌師傅來說,比較像是布袋戲傳承嚴格的師傅,而田都元帥則比較像是他另一個型式上的父親。因為想對親生父親說的,無法說出來,只能對著田都元帥說吧。父親的名氣之大,他永遠只能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即使他被認可在布袋戲的藝師,大家對他的稱呼,一定會提到李天祿師傅。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足為外人道,還是把重點放在布袋戲的傳承和保存吧。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