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南管琵琶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1024"]R0048365 南管琵琶。[/caption]

今天到彰化市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參加研習,除了老師們上課外,也欣賞昨天開展的「天地有大美攝影作品與世界珍稀相機創作展」及「戲色人生-『莊桂珠工筆‧陶瓷』個展」。下午到南北管音樂戲曲館瞭解南、北管的源起和歷史,還有兩者的不同。簡單說,南管的音樂較文雅,而北管音樂較熱鬧,使用的樂器也不同,有一定的區別。嗩吶是北管的樂器,而南管也有類似吶的樂器,但是不叫嗩吶。而南管樂隊演奏的主角是南管琵琶,而北管則不是。話說,看到老師彈奏南管琵琶時,與一般北方的琵琶彈奏方向不同。老師說,南管琵琶是橫抱,而北方琵琶是直抱的,而從歷史推敲,南管琵琶的歷史可能較早。也因為看到南管琵琶,讓我想到前不久同事在詢問哪裡可以學南管琵琶?我抓緊難得機會詢問老師,還好有問到,原來在臺北延平北路、迪化街附近的法主公廟(一般俗稱法主宮,電話:02-2556-2964,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344巷3號)即有南管琵琶的教學。

透過講解,發現對於東方傳統樂器的認識很缺乏,遠不及對西方樂器的概括知道,真是覺得汗顏。而且原來東方樂器種類也是很繁多的,此外,也知道與南管樂有關的一種戲曲,在臺灣僅剩一個戲團會演出,在該劇團的負責人過世後,臺灣就沒有人會演出那種戲曲,從此失傳,而該戲團,也將戲服等物品全數捐給南北管音樂戲曲館典藏,只是這些東西只能變成典藏物讓人憑弔,而原本的傳統內涵隨即消失,實在可惜。雖然老師說,在中國大陸仍有這個戲曲,但是,「漳不漳,泉不泉」,唱腔也變得很奇怪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