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焦桐 2007臺灣飲食文選

R0019604
焦桐 2007臺灣飲食文選
看這本書,發現與前面兩本的風格開始有些不同,雖然依舊是文選,但是變得多元了。在編輯序裡的一段話,我實在是很認同。「飲食往往是視覺、嗅覺、聽覺、味覺乃至觸覺一起進行的審美活動,這些感過勘酌權衡,彼此分工又互相合作,共同達成整體感受。美好的飲食是身心健康、快樂的泉;閱讀美好的飲食文章,亦是一種舒緩幽長的審美享受。各種類型的文章中,尤以飲食文章最有滋味,它令人在閱讀時大量分泌唾液,令人喜悅,…」完全與我的感受相符呀。今日,還在聯合報副刊,焦桐本人的飲食文章。

裡面陳柔縉〈完整記憶臺灣優格〉,原來優酪乳類的製品,不是近十幾年才有得產物,而是早在1912年就出現在臺灣,只是當時是當成藥品,還得上藥房才能買。我喜歡陳柔縉的文字,有關於優格的這一篇不曉得也是否曾經出現在《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一書中,只是覺得熟悉。

蔡珠兒的〈他吃大豆腐去了〉,從食物的說法,可以看透死亡,用食物來表現對死亡的說法,可以看出不同地區的喪葬禮俗,以及背後的含義,更顯出早期人們的委婉。柯乃文〈臺灣的夢幻豬〉與賴佳昀〈聰明挑豬肉-先聞聞、再摸摸〉,讓我想起讀畜產系時,曾經學過的肉品學、屠體評級、豬學等,依舊是如此熟悉。

凌拂〈豆腐香腸〉不禁讓我望文生義,還頻頻吞口水,也想起曾經在哪裡看過豆腐香腸,只是未曾嚐過它的滋味。同時也瞧見作者母親,依照時節和遵循傳統手法,製作、準備食物,和現今追求的完全相同。阮欣怡〈永豐棧何媽媽的美味廚房〉看到一家團圓凝聚的核心所在,不論對外人或自家人,那大方無私的溫暖,讓我動容,也想起自己每次迎逢年過節回外婆家團聚時的情景。

楊子葆〈葡萄酒密碼〉,萄萄酒除了欣賞、品嚐它的色澤、香氣、味道與喉韻外,與搭配的菜色,竟然還能傳遞出政治上的訊息,真是非常隱晦,若不是內行人,瞭解箇中來龍去脈,甚至是當家者的心思,哪能讀出其中的深意。真是太厲害了,這也是文化內涵所在呀。張定綺〈團圓魚與海龜湯〉,裡面提到的綠龜湯和殺海龜的情節,不禁讓我想起丹麥電影〈芭比的盛宴〉裡的豪華大餐,其中料理海龜的片段啊。

顏嘉琪〈酸菜故鄉〉,則是讓我想起偶爾拿到大埤產的酸菜,無論是清炒或煮湯,滋味實在是非常的讚,那脆度、鹹香的氣息,總是讓我回味良久,有趣的是,爹的老家是雲林斗南,明明離大埤不遠,印象中,從小到大,卻不常吃酸菜,反倒是新鮮的芥菜還多吃些。丘秀芷〈瓜仔脯〉,讓我想起去年七月有天回外婆家,外婆用鹽與小黃瓜在醃瓜仔脯的情景,那次我還有參與製作過程,抺鹽、搓揉、晾曬、去水、洗淨、陰乾,每日重複如此過程,大約3、4日吧,就可以完成,可以切片單吃配稀飯或與肉入菜,甚至是與其他食材一起入料烹調,鹹、香、脆,只是鹹度高,不宜多吃。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