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7日 星期一

Movie-春光乍洩/Happy Together

Happy Together
1996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洩》在法國坎城獲得「最佳導演」,很快!10年匆匆過去了,在2006年的台北電影節得知從香港借來珍貴的拷貝帶到台灣要在電影節最後一天播映,很感動!只是那天無暇參與,卻也得知要發行坎城10年紀念限量DVD盒,找了時間訂購,日前收到。只是台灣與香港發行的紀盒差別在於沒有「電影原裝‧"依瓜蘇瀑布"走馬燈」這樣東西。再看電影,感觸很深,無法用言語或文字說明的複雜;況且,我想這部電影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就不再寫了。懶得拍,放上www.asiandvdguide.com網站上香港版經典紀念盒的照片連結,自己去看吧!

12 則留言 :

  1. 天 !!我只能告訴你,太詭譎了@@

    我前天才下載"happy together"!!說, 這片出了這麼多年,我一直沒機會看, 想不到你.....

    回覆刪除
  2. Fali
    怎麼了,感覺你好像很驚訝,像是話只說了一半哽住了

    回覆刪除
  3. 我知道很多人喜歡王家衛,更多同學喜愛這片happy together..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影片看了兩次就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有時想如果連我們這樣的天涯遊子都對那樣移民的描寫無法感到什麼東西的話,國內或亞洲的觀眾到底是真喜歡什麼部份呢?

    至於說對同學感情等的描寫,其實我也覺得挺淡的,一直到結尾,都不懂為什麼還有朋友可以看到落淚說..

    @

    回覆刪除
  4. @
    這部片我看了兩次,但都不是在大銀幕看的
    另外,其實我幾乎沒在看王家衛的電影,
    有也僅止於這部
    但是我所說的感觸和感動的部份,
    實際上也不是在指王家衛
    主要是指張國榮與梁朝偉與張震這三位
    10年過去了
    張國榮卻早已不在世上
    當我重新看第二次時
    我一直在想

    張國榮是在演戲?在演何寶榮這個角色?
    還是在演他自己呢?
    只是我一直找不到答案
    我會看這部電影
    純粹只是因為張國榮
    而沒有您所謂一般人的那種感動
    實際上,我看完連哭也沒有
    甚至,我還覺得片名取為Happy Together
    可是一點都不覺得梁、張有Happy Together
    的感覺

    話說回來,第二次看,對於王家衛拍攝、取景等方式,整個畫面所呈現出來的感覺,我倒是滿喜歡的!

    回覆刪除
  5. 用"您"真是讓人突然感覺被叫老了說∼

    我同意你說連英文片名都覺得劇情沒有兩人happy together的感覺
    我不知道這是故意反諷還是什麼,但我把他當作是標準的台灣(或香港)英文不好電影片名或歌曲名字又硬要用個英文名字常搞出笑話的一個例子
    我相信絕對有比happy together更好的英文片名,或更能表現本來"春光乍洩"的片名的意思的英文來(畢竟僅有結尾歌曲符合片名是沒有意義的)

    至於演員大家都覺得兩位演的精湛,不過其實我的感覺也還是挺淡(並不是說覺得演的不好,但感覺到要封上精湛或當到影帝,其實好像有段距離),要說張國榮在演自己,我希望只是同志身分的部份而已,裡面我覺得他的角色的個性糟到不行,可不希望現實生活中的他也是這樣cranky的一個人...(也所以倒是,一般人認為張在演自己所以評價明顯沒有梁來的好,最後也是梁得獎,但憑良心說我覺得張演的比梁好上太多也比較有層次.. 當然,或許通常我覺得所謂的演的好要不是大反派或是怪人,不然就是得了什麼羊癲風發病之類一面看就讓人歪著頭又一邊佩服地想:這到底是要怎樣去揣摩跟演出這個人或這個戲呢? 才讓我覺得是真的叫做"演的好" 也所以,梁的演出整個讓我覺得就是平淡..)

    再說到同志內容部份,大概是我覺得影片讓我覺得挺悲,但悲的部份並不是因為同志身分等等而是讓我覺得反應出片面且是負面的同志情緒,所以感覺相當不好
    也所以讓我覺得即使要說是部同志影片,也不算真的get the gist的一部片子..

    @

    回覆刪除
  6. @
    還是你比較厲害,點出我想表達出來的部份
    的確,我不喜歡張國榮在片中角色的個性
    而梁朝偉我覺得像是一個收容所…
    只要張國榮一回頭,或一開口就和他又在一起
    除了最後…
    這樣的架構讓我覺得很討厭

    最後一部份你說的很對,整部片就是很負面的情緒。不管是現實也好、演戲也好,多多呈現正向的、好的那一面,或許比較讓人愉快些

    回覆刪除
  7. 也是吧! 我倒是沒有想到"收容所"這樣的詞,不過這樣想起來是也挺像的

    所以昨天感覺上好像沒有說得很完整,經你這樣一說讓我覺得想到要怎麼把那感覺說得更清楚..
    我想我指的不算是真的get the gist的一部同志片大概也就在你提到的這邊:整個架構設計問題

    我覺得負面情緒是一點外,更重要的是我反而覺得這是王家衛想刻意呈現,卻反應出這是一個straight或外人對於同志community或同志應有的愛情故事的一個偏見(而這才是我所謂的"負面",而不是壓抑或負面情緒的營造)

    好像同志談戀愛就該比較亂?就會見一個上一個?或要不就是完全另一個極端的死心踏地?像你說得"收容所"一樣地忠心耿耿或衷情?
    再要不就一定有些悲哀的部份如賣春或吸毒或亂搞,這一類的同志片通常都讓我覺得不只是負面情緒而是整個就是對同志的負面觀感與既定偏見印象,所以當然就更不可能去喜歡這些電影或覺得拍的怎樣好

    也相對說回來,並不是說刻意搞笑或要弄笑鬧喜劇如eating out或台灣的十七歲的天空就叫做棒

    我覺得同志愛情有它先天因環境等因素造成可能的辛苦跟悲哀,但除了認同與社會/家庭壓力等外其實就如異性戀一樣的平凡
    有兩人相處的問題,有各種社會現實去面對,有如異性戀的可能有第三者的誘惑,也可能有各種其他不同的,但又其實就如異性戀愛情那樣的面向

    電影不需要刻意去塑造怎樣的悲情或要像花系列一樣的高潮起伏來讓人噴淚,或要怎樣地cranky
    畢竟我們不是阿信,要悲也沒悲成那樣,更也不是台灣龍捲風,所以一切都反應了一種外人的刻板印象跟偏見而已

    也同時我搞不懂一個香港導演把故事角色及整個影片拉到南美去拍,設定偷渡客(還不是移民呢!)加上同志的角色故事是在幹什麼?真要有在骯髒小餐館打工的偷渡客中國難民,絕對有更值得拍的故事跟議題,真要拍同志主軸,更也有太多別的有衝突性有故事性的東西來拍,這也大概是我覺得更是看完覺得不但平淡沒有感動反而有反感,同時再次加深我認為王是被過度虛捧了,然後證實所謂沒有劇本下拍出的結果就是一個亂字

    把兩個故事拆開來拍的結果搞不好會更有深度也更好,同時讓人不是覺得故意要搞藝術電影而是言之有物,拍的有感覺或要反應出什麼中小市民或低下階級的小故事

    不過我當然還是很肯定張國榮詮釋那cranky角色的演出就是,要不是有這個,可能全片更是在多年後回想起來是個零分

    (不好意思我又在別人版面撒野了∼ 希望不會讓你的版引來想砍死我的瘋狂留言讓你造成困擾才好)

    @

    回覆刪除
  8. @
    沒想到一部片,這樣一來一往的討論,最後讓你將我提到怪怪的地方,卻無法明確提出問題點之處,全被你給清楚的提點出來。我贊成你所言的負面,確實是王家衛想給一般大眾對同志既定的刻板印象與偏見。但是,並不是大多數的同志如同《春光乍洩》那樣的形象的。如同你說的,除了家庭、社會認同的壓力外,或許會較辛苦外,事實上,與一般並無不同。王家衛並不需要刻意去製造出同志情感與異性戀不同的觀感。不過,10年前和10年後社會在變,彼此周遭也不停在改變。

    千萬別覺得你是來撒野啊,我很喜歡任何人看過一部電影,能夠聊聊對一部電影的看法或是感覺。看!我已經從電影與你的討論,獲得許多的東西了,謝謝你!^^

    p.s.倒是你的留言,可以算一篇《春光乍洩》討論囉!

    回覆刪除
  9. 阿?!Omosessualità ,

    我昨晚才看完"happy together" 所以現在才來續留言 ,沒想到最後竟然看到我可愛的台北, 還看到夜市小吃@@ 好恨真想回去吃個痛快...

    上次留言是因為看"俄羅斯娃娃"後 ,上網發現你的blog ,然後這次下載"happy together"後馬上又看到你po這篇 ,真是吃驚 ,所以講話講一半.....

    王家衛的片子在法國一向評價很高 ,我想看王導的影片 ,主要是看一種感覺 ,看各種無奈掙扎的人生, 而這部片就是"同志界人生的一角".....

    世界上有百萬種人生, 就像我們永遠也無法理解阿拉伯同性戀者面對死刑前心情 ,更覺得這不可能存在, (但他確實在) 縱使知道這種酷刑存在的人也難以真正同理感受那種恥辱與痛苦, 於是看戲就成為最好觀察體會他人眼中其他世界的好方式, 撇開"Happy together"背景角色設定的認同問題 ... 王最擅長在獨特美學的運鏡手法中帶出那種淡淡哀愁,很是悽美餘韻猶存...

    梁朝偉在片中辛勤工作,最後丟下自甘墮落的張國榮獨自去看瀑布,獨自完成兩人夢想. 張震探詢自己人生的意義, 始終到達南美南極一角的燈塔.後來回歸家園. 其實是具有正面積極意義的, (不過導演也不願這樣虛偽的美化人生, 離鄉背景的梁朝偉還是在無處發洩壓抑的環境下在公廁戲院找人...)

    最後梁至台北尋找張震,摸索...不能確認張震是不是同志,也要來體會一下他的成長環境 並的拿走相片的那段, 的確讓我心理鬱鬱難受...我也跟@一樣一直覺得外表木木沒什麼表情的梁有什麼理由拿獎,不過這一次或許是因為內斂的演技難度高於一切讓他奪得了影帝.....

    PS:你沒看過"in the mood for love花樣年華"嗎?@@

    回覆刪除
  10. Fali:
    :)我瞭解你為何會把話說一半了,沒想到會讓你吃驚啊!
    不好意思,讓你看到思鄉情愁的食物啊,這樣會讓你趕快回台北嗎?:)

    就說了我愛看電影嘛,所以,從了食物外,大概我寫最多的就是電影了。不過,能一起討論電影的人,周遭並不多。就像愛吃辣的我,要找人一起吃辣、吃好吃的麻辣鍋是很難的道理一樣。

    不懂何王家後的片在坎城的評價一向很高,這是我一直弄不懂的道理?是攝影運鏡的美學嗎?這我承認,他在拍攝角度上的感覺,我可以感受到他想要從畫面呈現讓民眾知道的感覺。但是,演員拍戲的互動,卻很難讓我有感覺。不知道為何…

    對於張國榮在片中的形象我仍是不喜歡,但是對於梁朝偉在片中為了生存而務實的作法我倒還滿能接受。只是這兩個人一直覺得不像一對戀人,比較像是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係,像食物鏈…

    王家衛的片子,還真的沒看過多少,從他1988年開始拍影片至今,真的只看過《春光乍洩》,其餘,1988年的《旺角卡門》、1990年的《阿飛正傳》、1994年《重慶森林》、《東邪西毒》、1995年《墮落天使》、2000年《花樣年華》、2004年《2046》等片,一律沒看過,只聽過片名。有某部份原因,是因為演員我不想看的關係吧。

    回覆刪除
  11. Dear Omsesseualità:

    我也只看過阿飛跟2046 等四片,個人非常喜歡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 記得首映在法國看,看完整場的法國觀眾獃到最後一分鐘才走, 場面非常感人...

    我想王能在法國坐居華人導演第一把交椅的位子 大概是他的片子對白經常抽象 ,意境神秘 畫面東方美感強烈 ,法人特別著迷 .

    不過我家這個法佬一點也不喜歡 ,覺得太悶 他只喜歡李安 :)

    回覆刪除
  12. Dear Fali
    找個時間借花樣年華來看看,這部在法國還有所謂的完整版喔?那和一般上映有何不同?

    抽象,這我最怕了!記得以前看侯導某部片,台詞超少,卻看不太懂。或許就是這種感覺吧。東方美感我還可以接受…花樣年華記得張曼玉有演吧?滿想看看她的演出,我喜歡演阮玲玉的她。

    李安大部份的片子都不錯,不過像是綠巨人浩克和冰風爆我就沒看過了。

    回覆刪除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