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雲門舞集《家族合唱》

R0018233
雲門舞集《家族合唱》
在看《家族合唱》前,某日在雲門的臉書上看到這個舞作的創作起源,才曉得原來有一個點是跟林懷民的叔叔有關係,而這個關係,提到228、白色恐怖…,逐漸延伸、擴大。舞蹈的開始和結束都與傳統民俗祭儀有密切關係,中間可以感受到年代的順序,除清領、日治、國府時期,中間提到殖民、移民潮、228事件、白色恐佈、戒嚴、黨外美麗島等事件…。其中,牽扯到認同、情感壓抑和茫茫不知明天在哪裡的恐懼,有抵抗等事件。觀舞的過程中,不斷有許多黑白照片秀出,卻象徵那些人因為某些事情受到牢獄之災,或是一些莫須有的事。還有錄音的片段等等,這些東西,我很熟悉,也讓我想起自己家族裡的事,例如曾祖父母、祖父母他們,面臨不同的政權統治的轉換心情,對於「國家」的認同混亂,日本人統治的痛苦,家人流離失所,例如徵調臺籍日本兵到南洋參與太平洋戰爭,最後卻音訊全無的,我的家中就有這樣的事情。還有228和白色恐怖時的心驚膽顫,對於國民黨的國民政府的失望和不信任,這樣的情形,一直到現在,我的家族裡也還有。只是,那時候,對於這些事情,想要向長輩們再深入追問,卻都沒有下文,其實是長輩們不肯再去觸碰那樣無法言語的痛。欣賞舞作的過程中,其實心裡有很大的衝擊,再加上對於這些歷史有印象和部份的瞭解,所以是有流淚和啜泣的。

1997年《家族合唱》首演時,臺下是很多人哭泣的,林懷民說,也許是埋藏在心裡以久的深沉紓發出來了,所以就覺得緩和一點了。也許,我是沒有看過1997年的首演,所以感受會類似14年前首演的時狀況,只是14年後,哭泣的人少了,因為許多原本的「禁忌」,如今慢慢的揭開了。重演的《家族合唱》也是2009年雲門浴火之後的重演之作。但是,就像林懷民提到,1997年製作《家族合唱》是因為這些歷史、故事,在當時的課本裡是完全沒有的,如果不是因為這些老照片,不是因為照片背後的故事,慢慢的抽絲剝繭,才會發現原來臺灣的歷史是有一段完全不同的過程。也因為這樣,林懷民當時覺得不得不做。話說回來,我對臺灣的歷史的認識,也是因為到博物館上班後,將近10年的時間,一點一滴的慢慢的閱讀、吸收才逐漸瞭解和原本課本上看到的有何不差異,這些是原本學校沒有給我的東西。但是,也不要把原本的東西丟掉,才能顯出我們的獨特性。

這個作品,雖然有些沉重,但是一點都不會覺得沉悶,反倒是不斷的在思考想問題。人不只要向前看,也要適時的回頭看看過往,畢竟是一路走下來的,同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不論你是何時來的,怎麼來的,或者又離開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