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讓靈魂回家 RETURNING SOULS

R0018183
讓靈魂回家  RETURNING SOULS
那天下午到中研院民族所出席胡台麗老師的記錄片「讓靈魂回家」的首映座談會,原本是要向老師洽談這部記錄片到博物館放映的事宜。想不到這部片還沒有發行,不過,也跟老師先溝通,希望在之後有時間可以在影片巡迴時能邀請老師和影片一起到公司放映和分享。那天看了將近90分鐘的記錄片,對於這部胡老師耗時8年,拍攝的記錄片,以及花蓮太巴塱部落的人們,為何要讓祖靈回家的過程,以及後續的發展。整個看完之後,真的是很感動!而且也讓我有了一些思考和問題。

在日本時代,太巴塱部落的祖屋,被日本人列為保護建築,使得Kakita'an家的人無法在居住在裡面,變成是對外參觀的一個建築。1958年溫妮颱風把Kakita'an的祖屋吹倒,當時一方面很貧窮,一方面族人快速信仰天主教,沒有錢修復祖屋,讓刻有許多祖靈起源的家柱風吹雨淋,也忽視傳統祭儀。

當時民族所研究員劉斌雄受研究員任先民之託,到太巴塱部落調查,訪問到當時的老頭目萬仁光,當時任縣議員,曾任鄉長。萬仁光帶劉斌雄到Kakita'an祖屋,劉斌雄說若這些家柱沒人管、沒人修復,也沒人反對,不如讓他帶回民族所。當時劉斌雄沒和Kakita'an家人接觸,而是透過萬仁光取得部落同意後,將家柱運回民族所。成為民族所的典藏文物。

2003年8月太巴塱部落的年輕人,以太巴塱國小教師Fuday為首寫了一封信到民族所,希望迎回祖靈,並且後來到民族所看Kakita'an家祖屋的木柱,希望取回家柱,重建祖屋,恢復傳統祭儀,凝聚太巴塱精神。在當時,胡台麗老師即開始記錄、觀察,這一連串的過程,也記錄下太巴塱部落的傳統起源故事和祭儀,以及重建祖屋的過程。

太巴塱部落Kakita'an家的祖屋,唯一在日本時代被保存下來。這些家柱的木雕圖紋記載了精彩而詳細的祖傳事蹟,包括大洪水、會發光女孩、兄妹婚、巫師降世,以及弒父與獵首起源等神奇傳說。以前Kakita'an家擁有太巴塱部落土地權,也負責部落重要的敵首祭等祭儀,祖屋外還有首祭棚。根據日本時太巴塱人Kati Rata(杜寅吉)所收錄記載的耆老口語傳說,當年弒父的兄弟為父親的首級舉行的盛大首祭,便是現在太巴塱年祭Ilisin之始。該家的繼承人雖是女性,但祖屋的祭儀主要是由女傳人的兄弟擔任祭司。Kakita'an祖屋的特殊性,讓一心想消除原住民祭儀中與獵首相關祭儀的日本殖民政府,逼迫主持敵首祭儀的Kakita'an家人遷出有雕繪圖紋的Kakita'an家屋,並將土地、房屋劃歸公家的學租財團法人所有後,於昭和10年(1935)將該屋指定為史蹟保存,並編列經費維修,供參觀展示之用。(註1)

2003年透過太巴塱部落的巫師感知和溝通,在木柱中有喜怒哀樂的祖靈,祖靈想見Kakita'an後代子孫,並且想回到太巴塱。並不是如民族所認知,只是一般的祖屋家柱而已,是有靈性,有生命,是活的。經過一連串的討論,2004年8月太巴塱部落準備隆重的豬祭品和巫師舉行一連串祭儀儀式後,祖靈由部落代表帶回太巴塱,家柱則是留在中研院民族所。後續Kakita'an家族與部落年輕人合作,以民族所提供的祖屋柱重製費用,先進行祖屋家柱雕刻,同時Kakita'an家籌資祖屋重建費用,2006年1月完成祖屋重建。但是因為土地問題,擔心祖屋會被拆除,經過一連串的爭取過程,重建的Kakita'an祖屋在2007年2月被文建會公告為文化資產中的「文化景觀」,才解決一連串問題。(註2)

胡老師從一開始就進行記錄,一路看著事情的發生到最後有圓滿的結果,一共經歷的8年時間。不論是民族所或太巴塱部落,都取得一個平衡和良好的結果。一方面,民族完完成記錄太巴塱祖屋的木柱故事,也完整記錄詳細的祭儀過程。另一方面,太巴塱部落也重建祖屋,完成恢復傳統祭儀的心願。

看完這部片,我更是體認到,多元文化的尊重的這個問題,真的非常重要。而不是誰強誰弱的問題。同時,也讓我連想到,那麼在公司所典藏的那些排灣族家柱和其他原住民祖屋的雕刻木柱,他們的祖靈是否也如同太巴塱部落祖屋家柱一樣,因為文化觀點的不同,而無法回到祖居地。這些祖靈們有怎麼樣的想法?

註1、2:部份文字參考記錄片「讓靈魂回家」網站文字。

期待早日這部記錄片能到公司播映分享,目前其中一塊太巴塱部落Kakita'an家祖屋的木柱,就在公司的「人類學家的足跡-臺灣人類學百年特展」中展出,木雕圖紋講述的就是其中一個祖傳事跡的故事。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