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焦桐 臺灣飲食文選I

R0019454
焦桐 臺灣飲食文選I
這本書雖然只是單色印刷,連圖都沒有,卻讀來特有味,透過文字的閱讀,腦海裡都能生出畫面。說飲食,也從飲食裡說生活、說歷史,說人性,也看出臺灣飲食的演進過程。書中集結眾作家們,曾經在書中或平面媒體刊載與飲食有關的文章而成。焦桐說他並非美食家,而是誤打誤撞,但是他卻說他自己是「靠味覺在記錄一個城市」,而我曾經被同事說,我是靠店家在記方位,而不記街名。

裡面的文章都讀來有趣,其中幾篇卻也讓我連結到某些曾經的記憶或在其他地方看過的文章,而從此書裡得到印證。

馬逢華〈餛飩,燙麵餃兒,粉漿麵〉其中提到的粉漿,就是綠豆粉漿,文中提到製作過程工續繁鎖,還提到發酵變酸的過程,還要煮過才能喝,下一段就提到北京稱之的「豆汁」,即粉漿。在北京有「豆汁粥」,而梁實秋、唐魯孫、胡金銓和侯榕生都曾經撰文稱讚豆汁好喝!而唐魯孫更說豆汁僅北京才有的特產。


不禁讓我想起,在法國巴黎留學習得服裝設計,並從那時開始開我的部落格文的網友楊蓓小姐,即是北京人。即曾經向我提過豆汁,那發醏的酸味,讓不曾喝過的人是難以入口,不知為何作家們會稱讚好喝?又不像優酪乳(酸乳)味道來得好!不知,哪天有機會嚐得,才曉得自己是否喜愛這豆汁味。

文中提到的粉漿麵即是以滾沸的豆汁為底,下入生麵條,在豆汁未再滾沸、麵條未熟前,再置入蔥花、芫荽、油鹽和青菜,待豆汁滾沸可起鍋,看來是鹹食湯麵,湯頭帶有豆汁酸味,卻又通體舒暢,不知嚐來口感是否清爽?

逯耀東〈多謝石家〉,其中提到斑魚,又說于右任將斑魚寫成鲃魚,不論是否是口音不同造成。在康熙字典中,「鲃」通「鮁」,也就等於「斑」。但是在《說文》一書中,又提到班魚稱為「魵魚」,但是卻不能確定是否同為江蘇一帶的斑魚。卻讓我回想起2011年6月的上海行,在江蘇嚐到鲃魚,對照書中提到斑魚大小和料理方式,以及重點在於品嚐它的魚肝,可見當時所嚐的鲃魚是江蘇一帶很有歷史的菜色,自然也就不便宜。還記得當時小小一尾鲃魚,在2011年6月去時,即要價38元人民幣,只得點3尾與家人們共食,淺嚐味道即止。

李潼〈鴨賞與糕碴〉,文中提到鴨賞製作與冬山河早年氾濫有關,也提到糕碴製作與辦桌文化的關係,並說明宜蘭人個性一如外冷內熱的糕碴。倒是與我在宜蘭讀書七年,對於這兩樣在地食物的由來瞭解相同。

盧非易〈尋找杯底的秘密〉裡,提到咖啡與茶,其中在咖啡,也提到早年清教徒到北美的遷徙過程和咖啡的關係。如同文章提到,如以美國為中心,往東到土耳其,咖啡是愈來愈濃;往西到北美西岸,則咖啡是愈來愈稀,淡而無味。也說明了為何美國與歐洲的咖啡文化的不同,自有其原因,當然也從這書中讀到的資料印證我之前看到的類似內容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