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4日 星期一

海牛與儒艮上課筆記

海牛目的動物是海洋哺乳類中唯一的草食性動物,在海牛目下有儒艮科和海牛科。儒艮科有儒艮和史特拉海牛。不過史特拉海牛已經在1768年絕種,儒艮則是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的淺水區,與人類的活動範圍很接近,經常受到人類的獵補與傷害。

海牛目動物在分類學上的分類為:
真核域(Eukaryota)
動物界(Animalia)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脊索動物亞門(Vertebrata)
哺乳綱(Mannalia)
海牛目(Sirenia)
*儒艮科(Dugongidae)
儒艮
儒艮(Dugong, Dugong dugon)
Steller's Sea Cow
史特拉海牛(Steller's Sea Cow, Hydrodamalis gigas)絕種

*海牛科(Trichechidae)
West-Indian-Manatee-Posters
西印度海牛(West Indian Manatee, Trichechus manatus)
West African Manatee
西非海牛(West African Manatee, Trichechus senegalensis)
Amazonian Manatee
亞馬遜海牛(Amazonian Manatee, Trichechus inunguis)

海牛目動物很適應水中,有流線形的身體,沒有後肢和背鰭,身上毛髮非常少,前肢呈漿狀方便牠們游泳。儒艮與海牛的體型很像,但是,由牠們的尾部即可分辦兩者的不同,海牛的尾巴寬大呈團漿狀尾,儒艮則是V字型的尾巴。

海牛目的嘴脣很厚,而且可以移動,嘴脣的表面有短毛,可以協助嘴脣抓住海草送到口中。為了消化食物,牠們演化出非常特別的牙齒更換方式,以適應取食大量的纖維食物所造成牙齒的磨損。海牛僅有臼齒,牠更換牙齒的方式是將整列的牙齒從顎的末端,以水平推動的方式,將牙齒向前推,當牙齒被推到最前端時,牙根會被吸收,之後牙齒就脫落了。這種換牙的方式,和象的換牙方式有點類似。儒艮的換牙方式與海牛不同,牠的上、下顎各有三對臼齒和前臼齒,隨著年齡增長,牠的前臼齒和第一對臼齒會脫落,剩下的臼齒則會終生生長。♂有兩顆大門齒,在青春期時會突出嘴邊,但是嘴巴閉上時,則會被嘴脣蓋住。牠們沒有外耳殼,只有頭部兩側各有一個很小的耳孔,兩個鼻孔位在吻部的頂端,潛水時皮膜會把鼻孔蓋住。♀有一對乳房,乳頭位在前肢的基部。

牠們的肺很大,其大小長度大約佔他們體長的一半左右。而牠們肺會這麼大,主要是提供他們浮力來源。肺→空氣多→浮;肺→空氣少→沈。他們的橫膈膜,與牠們的背、腹平行,與浮力的調節有關。牠們的骨架非常重,尤其是肋骨,具有如鉛垂般的功能,可以幫助牠們下潛,還可以穩定牠們的身軀,對於鯊魚等天敵的衝撞也有一定的防禦能力。牠們的皮膚很厚,體內也儲存不少脂肪,可以隔絕海水的低溫,但是,牠們脂肪厚度不及鯨脂。

雄性海牛目動物的生殖器隱藏在腹部中段,雌性生殖器位置接近肛門,在尾柄前方。懷孕期約一年以上,一胎僅產一子。

海牛目動物體長約1-4公尺,體重約230-900公斤,生存年齡以儒艮來說,目前有紀錄可活到70餘歲,而海牛約是60餘歲。

最早的海牛化石距今五仟萬年前的始新世,而儒艮約在新世末期出現,較海牛早。

攝食:僅西印度海牛會吃一點肉類,其餘都是食草。不反芻,大腸很大,重量是胃的兩倍重,長度可達25公尺。小腸末端的盲腸有細菌可幫助海牛消化纖維素。消化順序是小腸→盲腸→大腸。

社會行為:缺乏緊密的社會組織,僅在繁殖期、覓食時可見到一小群。母子的關係較長久,平時大多是獨立個體。雖然牠們的社會群體性差,但是社交活動不少,藉由親吻、磨擦等方式來傳遞類似費洛蒙的化學物質,進而達到溝通的目的。

從分布區域來看:
史特拉海牛(絕種):分布白令海峽一帶,向東到阿留申群島西側,向西到堪察加半島(此為1741年由喬治史特拉發現,1751年發表新種)根據挖掘發現的化石判定,曾經分布可能廣達北太平洋的北部海岸,東到加利福尼亞半島和墨西哥西岸北緯30度,西到日本本州,南限北緯37度一帶。
儒艮:分布在東亞與南亞、印度、印尼、澳州北部、非洲東岸與馬達加斯加島西岸之間海域,僅在海水中活動。
西印度海牛:中南美洲的大西洋岸一帶,活動範圍在淡水與海水皆有。
西非海牛:非洲西岸,淡水、海水皆有活動。
亞馬遜海牛:亞馬遜流域,純淡水活動。唯一前肢無趾甲,體型也最小。

體型:史特拉海牛>儒艮>西印度海牛>西非海牛>亞馬遜海牛

天敵:人、虎鯨、鱷魚、鯊。

史特拉海牛絕種的原因,主要是人類要食用牠們的肉、用牠們的皮來修補船隻。另外有學者認為除了人類以外,造成史特拉海牛絕種的原因還有生態失衡。當時獵人也大量獵殺海獺,以獲取毛皮,但是海獺的減少會使海膽大量繁殖,而海膽的食物是海藻,海藻也是史特拉海牛的主食。大量繁殖的海膽使得史特拉海牛的食物來源不足。而海獺減少,則無法制衡海膽數量,漸接造成史特拉海牛減絕的原因之一。

當然,目前全球的儒艮與海牛因為人類的獵殺與環境的破壞,牠們的族群和數量都在逐漸下降當中。個性非常溫馴的牠們,非常迫切的受到全球的重視與保護。但是,人們卻牠們的構造、行為、生存的環境等仍有許多非常陌生和不瞭解的地方。就是因為如此,所以博物館才會辦這樣一個展覽,希望引起社會大眾的重視,並且去認識牠們、瞭解牠們,進而保育牠們及牠們的生存環境。這次的展覽分為兩部分,一部份是從儒艮與海牛的生理構造、習性等去瞭解,另一方面是從各國的「人魚傳說」去感受為何西非海牛與儒艮會使漁民衍生出來自不同國家有關美人魚的傳說和故事。上午去聽了一堂展前的訓練課程,光是海牛與儒艮在學術上的內容就讓我非常有興趣,更別說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魚傳說了。這個展覽的內容非常有趣,我覺得不僅是小朋友會喜歡,連大人也會很感興趣!

「儒艮」一詞的查詢與補充
來源:教育部國語辭典
【儒艮】ㄖㄨˊ ㄍㄣˋ-解釋: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海牛目。形似海牛,體長約一丈,棲於熱帶的海中。其雌者常以前肢抱兒,露出水面,遠望如抱兒之婦。亦稱為「美人魚」、「人魚」。
【人魚】-解釋:①儒艮的別名。見「儒艮」條。②鯢魚(註)的別名。見「鯢魚」條。山海經.北山經:「其中多人魚」。郭璞˙注:「或曰:『人魚即鯢也,似而四足,聲如小兒。』」③傳說中人身魚尾的生物,其容貌美麗。天中記˙卷五十六引徂異記:「沙中有一婦人,紅裳雙袒,髻鬟亂肘,微有紅鬣,查命水工以篙擔水中,勿令傷婦人,得水偃仰,復身望查,拜手感舞而沒。水工曰:『某在海上,未省此何物?』查曰:『此人魚也!』」
【美人魚】-解釋:①戲曲劇目。內容敘述海盜倫貴福假冒清高宗,至九龍嶺太陽庵誘騙庵主劍俠廣慈的女弟子妙華,並誆取三寶。八大劍俠與甘鳳池得知此事後,設計令妙華至倫島,裡應外合以破島,並奪回三寶。②海牛的別名。見「海牛」條。③儒艮的別名。見「儒艮」條。④神話中生活在海裡的人身魚尾生物。傳說美人魚利用她的美貌和歌聲吸引行使船隻的注意,使水手們被她歌聲所迷惑而誤撞礁石,沉沒海中。以美人魚為故事題材的文學、詩歌很多,其中以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人魚公主」最為著名;在丹麥的海邊還有一座石雕的美人魚。

註:此「鯢魚」指的是俗稱娃娃魚的「大鯢」或是「山椒魚」,而不是「儒艮」或「海牛」。

展覽名稱:人魚傳說-海牛與儒艮特展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G02展室
展出時間:96.06.05-11.18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