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

The Bucket List 一路玩到掛

The Bucket List 一路玩到掛
IMDb

不論是中文片名或英文片名,都取得非常符合劇情,憑著兩個人的未完成的心願列出一張清單,一路玩到掛。尤其是當我只看到預告片頭時,在還不知道劇情大綱時,光只看到傑克尼柯遜與摩根費里曼兩個資深實力演技派演員在片中相互飆戲,雖然劇情架構平平,但是兩人對起戲來張力十足,著實讓我隨著兩人的演技哈哈大笑甚至沉靜,直到片尾又讓我哽咽直流淚,最後是紅著眼珠子,帶著兩行淚痕出場。

劇情或許誇張了些,傑克尼柯遜飾演的艾德華柯爾是個16歲即白手起家不斷賺錢的百萬富翁,而摩根費里曼飾演的卡特錢伯斯則是個汽車技工。原本兩個生活環境、人生觀天南地北的兩人,卻因為身染癌症而同住在柯爾經營的醫院的同一間病房。原本兩人話不投機,但是,當醫師宣佈兩人的生命只剩下幾個月最多一年時。兩個人對於得到這個壞消息的反應也截然不同,錢博像是認命般的接受,而柯爾則是深受打擊的不敢相信。直到柯爾看到錢博列的死前十大心願清單後,兩人才想到所剩不多日子,在為了家人汲汲營營了40年及不知貧窮為何物的兩人,為自己做些什麼,來完成自己的夢想。在柯爾的財力資助下,兩人去了以前想去,卻從來沒實踐過的地方,短短幾個月,去了法國享用頂級大餐,埃及看法老王金字塔,非洲大草原的生態之旅,聖母峰、香港、印度的泰姬瑪哈陵,甚至是嘗試刺青等事物。

只是兩人也想替對方完成原本不敢想或不敢面對的願望,而產生爭執與口角,最後弄得有些不快。但是,這一趟旅程卻讓兩人重新體會到原本認為平淡無奇或無話可說的家庭關係,重新審視彼此與家人之間,其實是很重要而且甜蜜的。不論是錢博與家人之間看似冷淡,實則平凡中見親蜜;或柯爾原本妻女對他的不諒解而遠去,卻在得知女兒受丈夫欺負後,仍想辦法找人幫女兒討回公道,最後再與女兒碰面重拾親情。其中所隱含對家人的那種心甘情願付出的愛,只能自己捫心體會了。雖然錢博最後並沒有與柯爾完成所有的心願,而讓柯爾獨自完成所有旅程,但是,從影片裡我深刻體會到在有能力的情況下,當有夢想時,要即時去實現,而不要帶著遺憾。同時,也要記得與家人之間最初的情感交流的感覺,並想想人一生中為家庭的付出是為了什麼。

只是,看完影片,我有個疑問未解,影片是以倒敘的方式來說故事,並且前後呼應,而不時穿插劇情對白之間的旁白,卻是摩根費里曼的感性聲音。只是,摩根費里曼飾演的錢博還比較早死,看到片尾當柯爾的特助湯米把他們的骨灰葬在聖母峰山頂時,我一度認為是飾演柯爾的特助所講的旁白呢,畢竟是摩根費里曼來講旁白有些不合常理啊(他明明先死了)。

1 則留言 :

  1. […] 電影剛開始時,我以為和電影"The Bucket List 一路玩到“很像,後來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看完後,在寫這部電影心得,我才知道是小說改編的電影,一個傾聽、解決病患問題的心理醫師,也有需要給自己找快樂的時候。從他「找快樂」的過程,的確像大家一樣,快樂是什麼?用錢?食物?等其他方式,就可以得到的快樂嗎?是長久的?還是一時的快樂呢?一直到最後,心理醫師從英國到了中國、非洲、美國,最後再回到英國的過程。直到最後,他想到了「每個人都有義務要讓自己變得快樂」。但是,快樂不見得是用金錢就可以滿足,不見得是實質性或是精神性的,而是「過程」的感受。看這部電影,隨著他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過程中,他不斷的問人「快樂是什麼?」每個人快樂的方法、定義都不同,重點是每個人都盡心盡力、深入其中,有信任、有欣賞、有傾聽等,看電影過程中,有笑、有淚,也有著不斷的思考,也有緊張的時刻。也讓自己在觀影的過程中,獲得了情緒上、心理上的釋放。還有映後,深沉的回味與反饋,還有自省。 […]

    回覆刪除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