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芭比的盛宴 Babette's Feast

芭比的盛宴 Babette's Feast
丹麥片名:Babettes gæstebud
國別:丹麥
年代:1987
片長:102分鐘
語言:丹麥語、法語
導演:Gabriel Axel
編劇:Karen Blixen(原著作者)、Gabriel Axel
得獎記錄:1988-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內有劇情,請斟酌


影片從一個丹麥的小村落開始,這個村落的人在信仰上都非常的虔誠,遵守著嚴格的教條。而教會的牧師及牧師的兩名女兒-馬汀娜和菲利甫都把畢生獻給上帝,幾乎不敢有任何違背教條的行動。可是年輕貌美的馬汀娜和菲利甫其實一直受到村中男子的喜愛,在這段時間中,中尉洛倫喜歡馬汀娜;而曾在斯德哥爾摩歌劇院登台演唱的艾奇巴賓發現菲利甫有歌唱天份,積極的栽培她,進而喜歡菲利甫。可是,這兩段愛情卻短暫的消逝了。一方面是因為教義的約束,以及牧師、馬汀娜和菲利甫都認為自己要奉獻給上帝,是上帝的左右手,要進行傳教,而使這兩段感情就此胎死腹中。

牧師過世之後,馬汀娜和菲利甫仍然接下父親傳道的工作,仍嚴格遵守教規來約束自己和村落中的人民。不論是生活還是言談之間,每個人仍是非常拘僅,深怕觸犯教條了。然而,已達入暮之年的馬汀娜和菲利甫,某天她們的住處來了一名由艾奇巴賓推薦的女廚-芭比,她因為巴黎的動亂,被迫逃到丹麥這個小村莊避難。原本馬汀娜和菲利甫想到自己家中清貧,不敢讓芭比住下。不過芭比只要求一個容身之處,而不拿錢,所以馬汀娜和菲利甫就只好答應了。

從此,馬汀娜和菲利甫在三餐,甚至是村中獨居老人的餐點有芭比的專門照料後。兩姊妹就更專注於傳教事物上,持續進行那嚴格的教規。可是,教會卻愈來愈落漠,甚至村民也漸漸有一些爭執,常常就在傳道或是唱聖歌時,吵了起來。

不知不覺,芭比到丹麥也14年了,正巧也是牧師百歲冥誕的日子將要來臨。馬汀娜和菲利甫與村民們想說要幫牧師辦一個百歲冥誕的聚餐,大家簡單的吃一吃、聊一聊。結果芭比從前在巴黎買的彩券中了一萬法朗的大獎,芭比決定用這獎金來幫大家辦一個非常正式的法國晚宴。以感謝馬汀娜和菲利甫及村民們對她的照顧,所有晚宴要準備的東西,她皆不假手他人,不論是用具、食材、全部是她自己親自挑選,只是她再找了她的侄子來幫忙。所有的費用全部從那獎金一萬法郎支付了,為了準備這頓正式的晚宴,芭比還向兩位老小姐告假,直到所有器具、食材全購買齊備才回到丹麥。

芭比買了許多法國正式晚宴時要用的器具,食材則有活的海龜、鵪鶉、牛頭、松露、魚子醬、頂級甚至是稀有的紅酒或香檳,然而這些卻是兩姊妹與村民們從未見過的食材。對他們而言,是會慌張的,所以他們在享用之前,決定在用餐當下不對食物進行任何的感想與評論,以免因為「食物」與「口」產生了「慾念」,這在他們的教條中是不被允許的。原本只有11個人,後來連已經將軍身分的洛倫也來了。

洛倫才正式用餐久,從第一杯酒,到海龜湯,都讓他讚不絕口。熟悉的滋味讓他想起曾經在法國巴黎的英式咖啡館吃到的法國晚宴料理,而如此美味好吃的法國晚宴料理,卻只有一名女廚可以辦得到,她的廚藝就像是藝術一般。漸漸的,在一道道佳餚與美酒的接連上桌,並且在美酒與美食與味蕾的催化之下。兩姊妹和村民們已經慢慢的被那品嚐美味食物,舌頭帶來的美好感覺和慾望給征服。並且在美食的誘導之下,每個人原本是彼此之間有爭執、仇恨,卻因為食物本身帶來的美好感覺,讓彼此心胸開懷,並且原諒彼此。同時,原本冷淡的宴會氣氛,也因為在食物與美酒的交錯影響之下,變得氣氛熱烈,笑聲不斷。每個人在彼此眼中,都是那樣的美好!大家的臉上都有了笑容,線條也柔和多了,心境上也就漸漸寬恕那些曾經造成不開心的小事,彼此也就和好如初,當然,這才是芭比辦這場法國晚宴的真正目的。

整部電影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一個是宗教信仰、教義對人的約束與影響,另一個是食物帶給人的滿足與快樂。然而,真正影響整部電影主軸的,還是在宗教上。人們會有宗教信仰,實際上是想在心靈上獲得一個穩定的精神寄託,希望能把在生活中遭遇到的問題與壓力,藉由信仰的方式達到一個釋放的效果。但是,如果太執著於所謂的教條規定上時,則對人在情感的發洩上有很大的影響。例如,馬汀娜和洛倫、菲利甫和艾奇巴賓曾經因為興趣或其他因素而產生愛意,甚至有想在一起的「慾望」,可是卻被硬生生的教義和所謂「上帝的左右手」這兩個爛理由給擋下愛情發展的可能性,甚至還因此埋沒了她們的才華。牧師忘了他的兩個女兒,如不是他因愛情而與另一名女子結合,怎會生出兩個女兒?他認為這兩個女兒也是上帝的恩賜,更不用說會幫這兩個女兒找另一半了。而兩個女兒也因為「奉獻」早就躲避、封閉自己內心的慾望了,認為只要有上帝就不能違反規定。

也難怪,到最後他們的教會會漠落下去。嚴格的教條,一成不變、單調的生活步調,一成不變的食物,要是我根本不可能,我一定會瘋掉的。不能嚐盡各地美食,或是品質好,料理簡單又好吃的食物,這樣叫人生嗎?這種生活怎麼過呢?@@美食除了帶給人們在口腹之慾上的滿足外,心靈上的滿足與快樂更是難以用三言兩語就可以表達的。那種美妙的感覺,可不是那種簡簡單單卻不怎麼美味的食物,能帶給人如此美好的味覺、嗅覺和心靈上的富足的。也許是因為在教義之中,逞「口腹之慾」是一種罪過吧,所以,當馬汀娜、菲利甫與村民們看到芭比特地從法國準備而來的食材時,才會顯出那種手足無措、慌張的神情,甚至還覺得自己要犯下大錯似的。

但是,當美味的食物與美酒上桌後,臨時從皇宮趕來的洛倫,就像是這部電影裡面一個關鍵性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若不是他品嚐到芭比的美好饗宴,讓他感受到熟悉的來自巴黎英式咖啡館的頂級美味,讓他有著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與快樂,並且與兩姊妹、村民們分享。並且藉由他的對每道菜、酒的說明,及發表他品嚐後的感想。村民們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不知道一樣是用口,帶來的不是罪惡,而是吃下美食的滿足,進而從美食領略出全方位的心靈富足和快樂。那種感覺,不只是嘴帶來的滿足,從視覺(食物的色彩繽紛與鮮艷)、嗅覺(食物的香氣)、味覺(嚐在口中那隨著溫度提升而變化的味道)、聽覺(切割或咀嚼食物時發出的聲音,所感受到從食物傳來的美味與高興)。

結果,食物打開了他們心靈的大門,在食物與美酒的催化下,原本爭吵不休的村民們,原諒了彼此,並重修舊好。當然,他們在的精神上卻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提昇與快樂,卻沒有他們先前所想的「罪惡感」,這不好的想法完全沒有發生。從他們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到每個人嚐到美食、美酒之後,眼睛全亮了,臉上的線條變柔軟了,紋路、眼角是向上揚的,那種前所未有的滿足與快樂,簡直就是「盡在不言中」,而我也感受到了那種無須言語的滿足與快樂。

芭比在得知獲得了一萬法郎後,即想要感謝村民與馬汀娜、菲利甫那幾年對她的照顧,正好利用紀念牧師百歲冥誕的這個機會,自行提出要辦一餐法國晚宴,來感謝他們。原本她可以拿著這一萬法郎回到巴黎,卻無私的奉獻出來。無形之中利用美食讓所有與會的人在食物的引領之下,精神層次提升了,也滿足「口」的正向慾望,生活中不再是一成不變、單調乏味。也讓他們重新體認信仰對人在精神層次上的意義,而不是死守教規就是忠於上帝。

藉由芭比刻意的展現她的廚藝,並透過洛倫口中說出那餐晚宴食物的特別、美好,以及那料理帶給他的滿足與快樂,讓在場人士可感受到芭比不僅是在廚藝上的不簡單,也是把做菜變成是一種料理的藝術。透過料理的藝術,其中包含技巧、用心、食材等,讓洛倫可以回想到當初芭比在巴黎英式咖啡館時,那有如天才才能做出的美味料理。進而讓在場人士,瞭解到芭比手藝和身分的不簡單。

12個桌上賓,再加上一個芭比。而原本做完最後一頓晚餐,也是唯一一餐最正式的法國晚宴料理。看到這我就想到,耶穌與12個門徒的最後的晚餐,導演的隱喻真是厲害,把宗教完全不著痕跡的帶進去。所以,前面一開始我就提到整個劇情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宗教與美食兩大塊,實際上整個軸心還是以宗教為主的。沒有芭比的這場法國晚宴,這群人就無法藉由食物的方式在心靈和慾望的層次有所提升。當然,最後芭比沒回法國,因為動亂後的法國,早就人事已非,再說她已花光獎金了,那頓晚宴,正好就要一萬法朗。當然,真正不離開的原因是她早以和這群人感情融合一起,再也離不開了。很棒的一部影片,可以的話最好去找DVD來看,不論是宗教或美食都能領略不少東西的。

後記:雖然這部片名看似在講美食,但骨子裡卻是在討論人與宗教信仰之間的層次,卻是這麼看似輕鬆,卻又深入人心的帶過,卻沒有悶的感覺。當然,如果從表面來看,片中一道道的美食佳餚,還真的讓我在觀片過程中,不斷的分泌唾液,好想品嚐。甚至隔壁的觀影小姐,還看到肚子不斷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顯然是受到片中美食、美酒的引誘,餓了。看到晶瀅剔透的魚子醬,又黑又大片的新鮮松露、烤得香酥爽脆的鵪鶉酥,鮮美的海龜湯,不同年份、產地、莊園的香醇美酒,鮮嫩欲滴的新鮮水果,怎叫人不唾涎三尺、食指大動呢?好玩的是,查到有人居然看了這部片,把影片中芭比做的每樣法國料理的菜單和用餐過程中喝的酒,全給找了出來,好佩服!仔細回想下午觀影內容,寫寫停停,總算寫完這篇觀後感。

2007.07.03
Babette's Feast
下午和國中同學一起去逛逛,結果我特地跑去佳佳中華店,在網站上看到說有這部影片的DVD。心想去試試看,想不到居然還有貨!耶,當然馬上就買下來,打算再找個時間好好再欣賞一次。

延伸閱讀:
IMDB-Babettes gæstebud
《芭比的盛宴》观后感
網路城邦∣MICKY HOUSE部落格∣芭比的盛宴 V.s. 美味的關係
Enjoy the Movies 愛電影∣施比受更有福 - 芭比的盛宴 (Babette's Feast)
黃英雄的部落格∣芭比的盛宴(Babette's Feast)

2 則留言 :

  1. 一位基督教的同事最近在進行「禁食禱告」,我問她為什麼要禁食?他說:當我們有急迫的事情需要上帝幫助我們時,禁食會更顯虔誠,禱求的事情更容易實現...

    我不明白這是什麼道理,難道吃是罪惡,難道食物會污染心靈?禁食就可以更快實現願望?在佛裡亦另有修菩提者,永斷五辛。

    宗教裡,實在有許多不合常理又莫名其妙的教條啊~正常人怎能不覺得那是一派胡言!

    回覆刪除
  2. 貝姬,說到這「禁食禱告」不禁讓我想起以前一個非常「忠誠」的基督徒同學,在我眼中,他是到走火入魔的地步。那同學也常常「禁食禱告」,也是說會更容易實現。我很不以為然,什麼事要實現,不應該是要自己去想辦法解決?按步就班的去完成每個環節嗎?

    況且,有誰能證明禁食就「一定」會實現?如果沒有實現的話,那是不是就一直禁食下去呢?或是,如果沒有實現?又會有什麼荒謬怪誕的處理方式?我不知道,我只覺得也許教條裡都只是說好的,不說壞的。如果沒有實現,他們也許會說,是自己不夠虔誠…@@

    同學本來還想說服我變成基督徒,反而被我訓一頓。從此不准這同學在我面前提起宗教,討厭他認為只有基督教是勸人向善的說法。不過對於宗教這種事,我本來就不愛干涉,誰信什麼教,那是每個人的自由,只要不影響到身邊的人,那就好了。

    一個良好的宗教,我覺得是要隨著時代進步而有符合當代的想法的。墨守成規、擇善固執,沒有所謂的彈性,不算是什麼好的宗教。

    對了,昨晚看到佳佳唱片有進這部影片的DVD,下午和同事去逛街,特地去找,然後給敗了下來!改天再找一天好好的再看一次,妳如果要借也可以,妳不是沒看到這部嗎?

    回覆刪除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