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

張大千110歲書畫紀念特展

P1070683
到史博館看張大千110歲書畫紀念特展,對於張大千其實覺得很遙遠,知道他是畫家,以畫荷花著名。一進入史博館,映入眼簾的懸掛於斜板上的五幅長300多公分的荷花水墨畫。一般我對水墨畫比較不會引起共鳴,但是那四幅巨幅的,雖然只以墨色深淺來呈現層次,但是,張大千畫得比例很好,並不因為巨幅而有差錯。此外,在他筆下的荷花,很活靈活現,花朵綻放的嬌媚、寬大荷葉的溫婉,曲線優美的莖,整個荷花像是活脫說的呈現眼前!而且張大千先生畫荷的角度也與早期水墨畫不同,以前畫荷花都會由荷葉下方往上畫,有點像仰視的角度。而張大千先生則是會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甚至是側面、由上往下等各角度的畫,比較像是從攝影的角度來畫荷花,感覺就生動許多。此外,他也是打破單調水墨畫的作畫方式,因在敦煌石窟閉關作畫的影響,改以色彩鮮艷、飽滿的礦物性顏料來作畫,呈現細膩、飽滿色澤的風格。

從這個展覽所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展覽作品是依照張大千先生生平時間由年輕到老年的順序來呈現。早年的字畫線條較硬有點單調,隨著年紀增長,線條柔軟有感情,較有整體畫面的層次感。又因為後來到敦煌石窟閉關,所以作畫風格轉變為唐代色澤飽滿、鮮豔,線條細膩柔和,坦白說,我喜歡敦煌石窟閉關和從敦煌石窟剛回來的作品。後來因眼疾之故,張大千先生較無法如早期畫比較需要技法的細膩風格,逐漸改以潑墨、潑彩的方式作畫。一開始還多用筆畫來呈現畫的整體感覺,慢慢的,就逐漸以大面積、一層層的潑墨、潑彩及渲染的方式,色彩的不同、色澤深淺,由整體方式來傳達作品的意念,例如深山飛瀑這幅作品。

此外,我對張大千先生書寫的菜單和書信感到興趣,從菜單可以看出張大千先生熱心好客的個性,而且還會為不同的賓客開專屬的菜單,菜單上除了菜名外,還以小字簡單註記烹調時的食材及作法。還能一窺張大千先生常吃很高檔的宴客菜哩,魚翅、鮑魚、炸蝦球可是餐桌上常見的菜哩。

最後,還是對史博館在展示張大千先生作品的方式,有些意見。例如一進展場的五幅巨大的荷花作品,雖然為了呈現而以斜板來加大展示的面積,不過,很顯然仍沒把畫作完整呈現,下面仍有部份作品是被捲起來的。而且民眾在高臺上看這五幅作品,前方並無設置透明壓克力板,做為作品與民眾之間的區隔,倘若有民眾吐口水或潑水,豈不毀掉張大千先生的作品。而在展櫃裡的作品,簡單以塑膠吸盤固定,作品下方的襯紙卻都不平,甚至是有皺摺,有些作品的說明牌還歪掉。張大千先生自畫像區,《有聖伯納犬的自畫像》這幅作品,作品說明文字太小,我隔著玻璃窗,根本看不到上面的文字。敦煌閉關時期作品區,有一幅繪於絹布的畫作,可能因為早期保存時有折到,所以有明顯的折線痕跡,甚至是絹布纖維破損,並有些許礦物性顏料缺損。除這幅外,有些畫作表面都有不少折線的痕跡。《聖降圖》這幅作品是懸掛於展櫃中,不過畫作沒有靠置背板或牆面,僅靠上頭懸吊的線撐整幅作品,卻使作品因無足夠的力量撐平,而呈現內彎U字型的狀態。有些作品的投射燈似乎太亮,不僅造成反光,不曉得是否會對作品在紙張、布料或顏料會有老化的現象,還有就是紙、布的展品,通常要比較嚴格控制溫、濕度,不過,似乎在這個展場的櫃子裡都沒見到恆溫恆濕的設備。希望不論是史博館或私人收藏的張大千先生畫作,能夠安然無恙。

2 則留言 :

  1. 你寫張大千這篇
    勾起我去看展的慾望

    也可能順便吃四神湯

    回覆刪除
  2. 披頭王,展到6/14,只剩下今、明兩天可以欣賞,
    找時間去走走吧。

    對呀,你也有理由去吃四神湯啦。:)

    回覆刪除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