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熱帶冰河.台灣》放映有感

熱帶冰河.台灣
昨天3952工作室拍攝的科普影片《熱帶冰河.台灣》在公司舉行第3場影片放映暨座談會,邀請台大地質系魏國彥教授與觀影民眾進行座談。
熱帶冰河.台灣

製作人:陳杏秋
企劃編劇:鄭秋美
導演:余欣暉
動畫導演:李振棠
執行製作:趙玉霜
攝影:王慎勇
剪輯:趙東俊
音樂:翁之樑
主持人:姜圻璐
片長:每集26分鐘(共三集)

如果,沒有事先看過影片拍攝內容,光是看到「熱帶冰河」這四個字,就覺得很衝突又矛盾。位於亞熱帶與熱帶的台灣,怎麼可能會有冰河呢?該影片分為三集,每集約26分鐘,共78分鐘左右。先是從1931年鹿野忠雄在雪山等地發現許多冰河遺留的冰斗地形,並將其記錄下來,並提出其論點。隔年發表後確實引發地質學界極大的震憾!在熱帶、高山不到4000公尺以上的台灣,居然曾經有冰河。這論點有人認同,當然也有人反對。後來陸續有人持續研究,直到發現冰磧石及冰蝕擦痕這兩項非常重要的證據,才證實台灣確實曾經有冰河的。

但是,光是有這樣的論點還不夠,還必須找出其他的證據,來證明台灣確實有冰河。在第二段影片中,則以台灣高山群的「黑森林」,一般人聽到「黑森林」,都會想到德國。可是,台灣的黑森林的歷史,卻遠比德國黑森林的歷史還悠久。還有原本和一般鮭魚一樣,有迴游與降海習性的櫻花鈎吻鮭,在冰河退卻後,經萬年以來的演化,已經變成唯一生存在亞熱帶的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段的陸封型鮭魚。除這兩個例子外,其實還有很多,例如像是楚南氏山椒魚,也是冰河孑遺物種,為了適應冰河期結束,而遷移至高海拔山區。還提到在台灣海峽的澎湖水道,曾挖掘到許多冰河時期的猛瑪象、中國犀早坂氏亞種、馬、牛等化石,來證明台灣曾因冰河時期,海平面下降120公尺,使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陸橋露出,而冰河時期的動物們,為了避寒及找尋更多食物則經由陸橋遷移到台灣,直到冰河期陸續結束,因海平面上升,台灣海峽恢復,生物們無法返回原居地,而演化為台灣特有種或特有亞種。

另外,也藉由許多各方面專家以精密儀器檢測,來證明台灣曾多次經歷冰河期及在面臨冰河期時,生物們對環境變化時所產生的適應狀況及變化。藉此可以瞭解當時氣候、溫度等的變化情形。

第三集影片則藉由近年來受到全球重視的暖化現象及海洋環流,來探討地球在愈來愈高溫及暖化之餘,冰河會提早來臨或永遠不再來?台灣是否還有可能成為冰河時期生物們的避難所?當然還是未知數。但是重點是,我們要如何設法減緩地球暖化的情形,這才是目前全球必須注重的課題,而不是「冰河是否再來」。(下方為《熱帶冰河.台灣》3分鐘預告片)

放映結束後,我才知道現場有不少地科等各方面的教師、學生到場,針對他們所學及課堂上所接觸到的問題與知識,與現場的魏國彥老師、拍攝團隊提出對該影片在製作、結構等的稱許,同時也指出影片中部分語焉不詳或是對於某些專業知識在解釋上可能會對一般大眾傳遞錯誤訊息的可能,而提出可能的質疑與改善。我想,這是3952工作室辦理放映座談會的最主要目的,想藉由這樣的方式,知道民眾對於這支影片的觀感,可以在正式發行前,獲得大眾的迴響及對影片是否還有修正誤錯的空間。

已我本身看完這支影片的觀感,我是很喜歡這部影片,音樂、剪接都配搭的非常流暢。也許只要將一些問題再做修正,我想就可以推廣到校園去。不過,目前的放映座談會只在博物館及各大專院校公開放映,昨天還有老師希望能推廣到國中和國小,其實立意很好,只是可能3952工作室心有餘而力不足吧。只能期待該部影片在進行完所有的放映座談會後,再依據觀影者的問題與建議做好修正後,趕緊發行DVD吧。我也好想取得這部片的公播版,能安排在公司放映給參觀民眾欣賞呢。據昨天3952工作人員說,該片明年會在公視播映,還有今年年底會製作DVD。屆時如公視播映時間出來,就可以先睹為快了。有關《熱帶冰河.台灣》接下來的放映場次暨座談會,可參考3952工作室網站或《熱帶冰河.台灣》部落格或影片放映及座談會場次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請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
如果沒有Google帳號,利用「名稱/網址」留言,謝謝。
歡迎留言,審核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