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解說】2018/12/30導覽小記

郝姓青年、我、李姓青年、洪明禮老師與掌鏡拍攝的德籍外語導覽志工
2018.12.30

下午2點30分,同事安排我講定時導覽,主題竟是我很久沒有講的「臺博館本館建築與歷史」導覽,原本以為會"流標",沒想到,有6人登記,開始前有4人集合。畢竟,建築和歷史很多時候開不成,會開成不是自己想聽,就是對這個主題有興趣。剛好,下午4位,都符合這兩個原因。其中一位,還是有認識的洪老師啊。其實,看到洪老師登記時,中午去給自帶飯盒加菜時,就瞥見與洪老師擦身而過,但是不確定是本人,直到準備導覽時,才發現原來真的是洪老師來了。

也許是自己久到很久沒在定時導覽講這個主題,結果只是多講了很多的東西。從廣場到騰雲號,再到銅牛,還有建築外觀、大廳內部與3樓館史區,還講了一點的陳仁和建築展等,結果嚴重超時,而且嚴重離題。造成自己從2點30分講到閉館,還無法收尾。上一次有這樣的記錄,是對一位韓國人,大約是10年前。想不到這次又違規了!只是,公園與臺博館的關係,沒細講,建築內部也還有一些,像是牛眼窗沒講到。自認是不標準的解說,因為自己都不希望人家講太久,而講得自己太投入,忘了別人會腳痠。結果,今天自己一次全犯上了,還講了平時解說時,跟人家耳提面命,不要講一些敏感的議題,這次也都給提到了。所以,嚴格而言,是個不符規定的導覽。

也許,如洪老師在臉書上寫的,是性情中人吧。自己也是被登記的各位,在導覽過程中的互動給鼓舞了,所以就盡情的宣洩。或者,如我自己說的,因為太久沒講,所以就陷入"人來瘋"的狀態。明明時間到了,也知道時間到了該結束,卻因為還沒講完,就豁出去了,還好,沒被客訴。

洪老師是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擔任展覽的導覽志工,透過在臺博館擔任志工的惠美姊認識,開始在臉書上有了交流。在我身邊的郝姓與李姓年輕人,則是從北京來臺灣自由行,喜歡逛博物館,透過逛博物館認識臺灣。還有一位,是在鏡頭後幫我們拍照的德國籍外語學生志工,是想透過我的導覽,想瞭解臺博館建築與歷史的,只是,今天講了很多額外的。

謝謝您們今天來聆聽臺博館本館歷史建築導覽,透過午後這場導覽,讓自己透過與各位的互動,稍為緩和了2018年最後一季的忙碌心情,雖然講了超時,心情卻是極為開心的,讓我回想起自己的初衷。導覽的過程中,也讓我回想起好多與博物館和民眾互動,如同類似這日與4位的類似愉悅過程,回憶過往曾經許多美好時刻。感謝有緣、交流與開放的溝通和產生交集與討論的火花和共鳴,對我而言,是最美好的回饋。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音樂會】藏音天鼓音樂會 葛莎雀吉 & 優人神鼓 共同演出

藏音天鼓音樂會  葛莎雀吉 & 優人神鼓  共同演出
【藏音天鼓音樂會  葛莎雀吉 & 優人神鼓  共同演出】
"Tibetan Music Performance by Kelang Chukie Tethong and U-Therare"
節目單
2018.12.7

謝謝臺藝大學分班同學淑美的邀請,這天到王大閎建築師設計的建築-國父紀念館的大禮堂,欣賞文化部主辦的藏音天鼓音樂會。優人神鼓還算熟悉,倒是葛莎雀吉就完全陌生。上半場是由葛莎雀吉和她的兩名樂手帶來,西藏的音樂。在她的聲音中,可以感受出西藏那種在高山上對著山容的那種具有空間感的聲音感受。她的聲音很細、音域高,卻聽來很平穩,而且感受很寧靜,即便只有人聲清唱,也不顯單調。搭配兩名樂手,隨著弦樂器胡琴和另一個不熟悉的樂器的節奏下,輕盈的踏著舞步,猶如踢踏舞般,搭配著輕快的歌聲。雖然,自己完全是聽不懂藏語,但是,可以感受到音樂與歌聲之中的祥和。還有中譯歌詞中,可以發現從藏人的信仰和音樂,可以發掘到,音樂、信仰、生活、天地萬物、大自然等,都是彼此連結在一起的,是與生活很密切的信仰,還有對大自然萬物,無論是生物、山脈、河流等,都是充滿感謝與崇敬的。

下半場是優人神鼓登場,以各種類型的鼓、鈸等樂器,像對話、像情緒表達,以有故事性的敘事,不帶文字而是感受的方式,去呈現他們的演出和傳達感受。其中一首,則與葛莎雀吉合作演出,呈現完全不同的味道。

葛莎雀吉的音樂和吟唱,看似柔軟,其實,也有一種堅毅。而優人神鼓看似鋼硬,卻也有韌性。兩者之間的合作演出,卻也是兩者之間的彼此交流和轉換。透過音樂傳達一種心靈的交流、平靜和感知。有如被洗滌,逐漸透過清亮起來,獲得沉澱。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展覽】逆旅之域 The Flying Land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圖13
2018.11.17-12.4

"逆旅之域"(連結)是忠泰美術館(連結)從2018/10/6至2019/1/20展出的展覽,展場空間不大,結合六個國家共八位藝術家,各自從自身擅長的媒材去創作,以展覽主題"逆旅之域"、"The Flying Land"這個主題去進行創作,傳達城市演變的流動,人與人之間的流動的關係,透過不同藝術家和不同角度切入的創作,去透過這個展覽主題,傳達不同面向的多樣性。然而,我的照片並不是展覽的全部,有幾個作品和展示我並沒有拍攝,因為個人的拍攝技術不佳,所以感覺無法取得好的角度和感覺,就選擇不拍攝。有興趣的人,不彷親自前往看展感受。相信這個展覽,可以帶給不同的人,不同的面向思考和沉澱,甚至是不同角度的沉思,這也是為何11/17就看完展覽的我,直到12/4才寫出一點點屬於自己的心得。當然,內容也有一部份來自藝術家透過作品的傳達理念,還有一部份是我看了這個展覽之後,經過自己的沉澱和整理的想法和收穫。

展覽開門見山的說,在這塊土地上,甚至是世界上的人們,就是不斷的在旅行,不斷的在移動。城市與空間因為人們的活動,也不斷的在變化著,並透過個展覽,讓人思考城市空間環境的想像。展覽的名稱,源自一句荷蘭語,人們處在一艘船上,不停的航行,不停的遷徙和居住的過程。我的認知是,人的出生就是不斷的旅行、不斷的探索,直到走向終點。所以,展覽一開始,就以一張17世紀的地圖,以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的背景為展覽揭開序幕。從這個切入點,連結人和不同的主題,去緊扣展覽的主題,透過八位藝術家,從不同的角度讓觀展者們有不同角度與深度的想像和思考。

家的定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有形的,是一個遮風避雨的空間;無形的,是一種家人之間的凝聚力,只要家人聚在一起,就可以稱為是家,無論是什麼空間。而從固角度可以再延伸到旅館,甚至是近年興起的Airbnb,透過不同的人的流動與居住,傳達不同文化、語言、城市與國家的故事。當然,從小處來說,可以到處都是家,也可以到處不是家。從大處來說,世界就是我家,一個地球村的概念 ,這也是廣義的家。只要有歸屬感,對這個土地有認同,就可以是家。

我有拍攝的羅懿君作品〈航向未知的家〉,以香蕉皮做成的船,在傳達世界上難民移動和遷徙的故事,再擴大到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西方來到東方,從人類的移動的交流,還有隨著人類的移動,帶來的文化、食物、宗教等各方面的交流。不僅讓我連想到,東西方食材的交換,還有東方到西方,以致於後來的西方到東方。甚至是1990年起,臺灣開放引進國際移工,因為勞力的輸入,隨著人們帶入土地上的文化、信仰、食物和生活習慣。透過這樣的流動,不只豐富臺灣,也從食物帶入了國際移工們在食物背後,對家鄉的思念與故事。還有更深遠的文化和歷史的脈絡。

甚至是艾佛雷多&伊莎貝爾.阿奎禮贊〈末班航機〉,透過一雙雙再平常不過的夾腳拖,凝聚成而一雙超大夾腳拖。其實背後隱含著,許多來臺灣工作的移工故事,每一雙平凡無奇的拖鞋背後,就有一個故事,有著悲歡離合的許多事情。簡而言之,這一雙雙真正移工們穿過的夾腳拖,有著他們為了改善家境遠度重洋來到臺灣賺錢的故事,卻因為在另一片土地上的人生地不熟,可能理想與現實上有著明顯的落差下,原本懷抱希望想展翅高飛而來的心,卻也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轉變為思鄉欲歸的倦鳥心情。

西野達的〈大砲花瓶〉這個作品,這個大砲的確是曾在八二三砲戰使用過的。上面的一個房子。在我對展示理念的瞭解和個人的認知延伸。一個是臺灣現在的安穩,的確是戰爭下換得的暫時的和平。但是,卻也提醒著我們,這不是長久的安穩,換個角度來說,我自己的延伸看法是,不要忘了。在我們所居住的島嶼,與我們隔著臺灣海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是用著數不清的飛彈,對準居住臺灣這個島嶼上的所有人們。即使從歷史上,從現實面,從法制面,都可以證實,無論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兩國的領土範圍都是不包含臺灣及附屬島嶼的。即便現在是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實質統治,但是,這個島嶼的主權卻不屬於中華民國政府,而是屬於臺灣島嶼及其附屬島嶼上的全體人民。

這個展覽,最終仍是說明,土地上的人們,是不斷的在移動的,如同臺灣島嶼上的人們,也不斷的在移動,什麼是家?什麼不是家?就看人的認定,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居住在這個世界上,這個地球上,其實,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隨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愈來愈緊密和頻繁,人為的國與國之間的界線會愈愈模糊,因為透過歷史、文化、語言、政治、宗教、信仰等不同面向的交流,也許分屬不同國家的人,卻有相同的語言、文化、歷史、信仰等。一個值得多次細看和沉澱,可以有不同層次的反思和思考的展覽。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食記】臺北市中正區∣MKCR 山小孩咖啡 Mountain Kids Coffee Roaster

圖1。山小孩咖啡  MKCR

圖2。美式咖啡  Americano

圖3。喝著咖啡看森山松之助設計的鐵道部廳舍

圖4。遠眺北門外的鐵道部廳舍

圖5。臺北城承恩門-北門

圖6。MKCR二樓的空間

圖7。附近的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路口
2018.11.25

今(2018)年9月那場鐵道部周邊導覽講完時,就發現了 Mountain Kids Coffee Roaster(連結)這家店。原本想喝,卻因為講完很累,又想趕緊回家,結果就永遠錯失了和美女同事一起品嚐咖啡的機會。還記得當時有問男老闆,知道今年開的店,當時還開不到半年。臉書上明確標記他們是4月1日愚人節開店的。想不到2個月後,想喝杯咖啡休息一下,讓自己放鬆心情。就走了進去,點了一杯美式,在二樓的密閉窗邊,喝著一杯熱美式,一邊欣賞剛剛導覽完的鐵道部與北門周邊。天氣很好,只要陽光的角度對,照片怎麼拍都好看,所以鐵道部廳舍、臺北城承恩門-北門等古蹟,都被拍攝下來。喝完咖啡準備沿著博愛路轉漢口街走回辦公室,博愛路與延平南路的夾角,在藍天、白雲、陽光與行道樹的襯託下,意外形成一種舒服的氛圍與景色,就這樣形成了隨手拍的美好。

雖然,只是一間內部呈現不規則四邊形的空間,咖啡豆是自己烘焙的。口感很溫和、平順,不沉重的咖啡,有厚度、有一股溫柔和柔軟,還有一股甜,類似無花果的清甜滋味在口腔中散開。很舒服,口腔裡很滑順,整個人就自然而然的放鬆下來,稍為緩和了近日來的緊張和繁忙的壓力。也稍為恢復一些動能,回到辦公室繼續午後的工作。

店裡雖然很小,一樓沒有空間坐,可以坐騎樓的椅子,只能到二樓,內、外部就是白盒子的感覺。但是,我喜歡從那個邊桌看出去的風景,尤其這天天氣很好,真的看了心曠神怡。有趣的是,坐在那邊桌,看戶外,也看路人,也被路人看,形成一種有趣的互動。附近商旅增多,這裡吸引不少外國旅人前來,看著風景,邊喝咖啡,邊使用電腦。

後來,小學同學在臉書留言,我才曉得原來這店一開始在高雄營業,後來才在這裡開店。而同學很推薦店裡的甜點,有看甜點櫃,的確不是外面購買的甜點,的確有讓我想點來嚐嚐。若不是考量喝完咖啡還得回辦公室加班,就會用新臺幣讓它下架了。改日,再去悠閒的喝杯男老闆的黑咖啡、品嚐同學推薦女老闆的自製手工甜點。

消費:現金
電話:02-2381-0682
營業時間:10:00-18:00(週一休息)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

【食記】臺北市中正區∣巧登西餐 Cheam Dean Steak

圖1。店內一隅

圖2。店內一隅

圖3。用餐紙

圖4。餐前飲料

圖5。自助沙拉吧局部食材

圖6。酥皮濃湯

圖7。餐前小菜-炸魚排

圖8。B餐牛排

圖9。餐後黑咖啡
2018.11.29

和朋友相約聚餐分享近況,選擇不曾來過。卻已經對它熟悉了超過25年的一家老餐廳。曾經,還在附近住過2年時光,2年的福星國小學生時光,總在上、下學途中,經過店門口,聞到牛排的味道,看著商務人士進進出出。這是我小時候至今記憶鮮明的印象。

大約是一年多前,巧登(連結)從原本在一樓的店面,遷至同街對面三樓。好在這天來了,雖然原本在一樓的時候,我都不曾進去過。然而,現在對這種經營許久,卻能持續生意興隆,又讓大多數人喜愛的店家,感到興趣。為何可以全年無休,生意一直很好,而且,一早營業到晚上?早期的鐵板牛排,在我的印象中,是較平價牛排,為何會受到不少人喜愛?

和朋友約好時間,也預訂位子。電話中幫忙訂位的人,從聲音想必是老闆,語氣中可以感受到熱情與誠懇,也讓人感到舒服。實際這天到訪,生意興隆不說,根本熱鬧不已,客人至少有七、八成滿,每桌客人不只用餐,也不停的聊天。

遷到三樓的空間,雖然是重新裝潢,仍然維持著某段時空的氛圍,卻不顯陳舊,而是有一種溫暖。然而,這樣的溫暖,不只是在空間和硬體,在點菜和上菜時,我也感受出來。店裡的老闆就兩人在服務,男性就是訂位登記和幫我們上菜的老闆。而來幫我們點菜的就是女性老闆。兩人的應對都很客氣,但是很誠心,讓我覺得很舒服。點菜時,我還特地詢問兩個問題。

刻板印象中,鐵板牛排下面都會有麵,醬都會直接淋在牛排。剛好,我不喜歡牛排下面有麵,也不喜歡醬淋在上面,所以在點菜時先詢問。結果,意外的是,下面沒有麵!醬也可以分開,自己選擇要不要淋在上面耶。對我而言,非常開心!實際端上來,真的下面沒有麵,醬也另外以盛器端來。也因為是鐵板牛排,所以在點餐時,就特別注意熟度,因為不想吃到太老的肉質。鐵板的特性就是吸熱和散熱都很快,所以牛排會再加熱。老闆也適時的提醒,我覺得很棒。經考量後,點選五分熟,直到實際在吃的時候熟度和口感都剛好。味道也很好,所以,我完全沒有淋醬,就把牛排給吃完了,而且肉質也不錯。肉看似小小一塊,若是以前的我,一定會覺得只是塞牙縫。不過,經過快2年的找回自己健康的過程,經過前面的涼拌小菜,炸魚排和酥皮濃湯,再吃下這塊牛排,牛排旁邊的配菜都還沒碰就已經飽囉。涼拌小菜、酥皮濃湯、炸魚排都好吃。酥皮濃湯裡面的濃湯夠熱!

咖啡是焙度較重的黑咖啡,但是,沒有焦味,有濃厚的焦糖味,無論熱的或放涼的都好喝。沙拉吧這天的蕃茄和芭樂也好吃!我邊邊吃邊聊,老闆也適時來幫我添加水,真的是個很舒服的用餐環境,廁所也乾淨。又很適合朋友聚會!雖然位在三樓,但是有電梯。改天還可以來嚐嚐早餐呀。首次造訪,對這家1978年(比我出生早一年)開業的店還蠻喜歡的,期待下次造訪,謝謝熱心的二位老闆。也意外發現一家,我早就熟悉,卻到開業40年後,我才造訪的店。感謝您們持續經營,也找到一家符合家中長輩心中理想的聚餐地點,經濟實惠、食物美味、服務到位、交通方便、聚餐首選之一的好地點。

消費:現金
服務費:有一成服務費
電話:02-2331-1010
營業時間:7:30-22:00

歡迎觀看Adonis blog粉絲頁(@adonisblog1)